|
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会继续增加
综合分析,预测2008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长20%左右。2009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会继续增加,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面临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不少,但机遇仍大于挑战。
有利因素:
一是国家将会陆续推出更多政策刺激出口,鼓励进口。如已出台或将推出对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有力地扶持了相关出口企业,促使外贸的整体格局沿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将进一步调整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采取必要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
二是近期国家下调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对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有所减缓。为解决外向型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国家正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改善融资条件,帮助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竞争力,保持外贸进出口的稳定增长。
三是外部压力有所减缓,伴随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的趋势形成,外贸企业利润空间降低的压力减轻,加上国际油价等重要资源价格回落,使生产成本得以降低,企业经营形势有望得到改善。
四是根据国内生产消费及国际市场变化,取消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在当前贸易出口增速下滑的背景下,这一举措释放出保出口增长的信号。
五是在世界经济调整时期,各国货币政策由紧到松,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政策调节空间。
不利和不确定因素:
一是各国可能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今后几个月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的出口增长不容乐观。
二是外部需求减缓,影响出口市场。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逐渐由美国向全球传导,演变成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贸变数增加,外贸环境趋紧;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失业率趋升,外部需求减缓,都将对出口造成更大的外压。
三是我国进口材料价格的明显回落,将进一步压低进口增速。
四是全球通胀加剧,能源资源价格持续高企,企业经营面临困境。
五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贸易技术设限及贸易摩擦增多。
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变化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始终并存。我们既要及时把握短期因素的调整方向,更要注重长期因素的政策推动,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两高一资”产业的不同特点和结构调整需要给予区别对待。"两高一资"产业目前受到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外部严峻的市场形势和紧缩的政策效果给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加快转型升级的机会。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给其一个稳定的环境,放松在以前外部市场较好情况下制订的从紧政策。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背景下,外需市场的挤压在客观上也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在政策上要缓解这一过程,防止来得太快,给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二是采取以减税为主的短期政策。其一是税收,基本思路是减税,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由此激发企业的活力,加大企业更新改造的动力;其二是投资,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政府可加大对于公共性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如,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环保领域的投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等;其三是灵活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其四是适当调整外贸政策,尤其是要支持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的出口,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要冷静对待,不能用药过猛;其五是价格手段,政府可以对粮食等特殊商品确定最低收购价。
三是要因地制宜创新对加工贸易的管理,并在打造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将主要着力点放到扩大内需、促进国内消费上。
从长期来看,关键是要打造有竞争力的企业,打造有自己的技术、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实现微观基础的再造。这是应对此次危机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着力点的最大不同,也是要把应对危机与促进中国产业升级转型结合起来的结合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