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款缴纳书、ATA单证册、报关单及随附单证,这些重要的海关单证一旦丢失,免不了一阵手忙脚乱。如果不小心遗失了这些单证应该如何补办?2 h# i D1 a; I$ T. y) n Z2 D
) l5 p+ O! T9 e p
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证书/ N4 |+ p/ M0 |2 R' d3 m8 Z1 \
* M; b0 D; J/ Z- q* E' \
海关总署令第221号公布
! c' _1 N4 `6 |
' p2 M. I* C7 `- d& Z6 M《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
3 ?, w/ f5 x( Q2 |8 D2 T$ x0 ]* ]! Z f4 ]% ~
第三十四条 报关单位应当妥善保管海关核发的注册登记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发生遗失的,报关单位应当及时书面向海关报告并说明情况。
4 f# p/ n) ]; S- d/ j1 G& E: S+ L# u" f
海关应当自收到情况说明之日起20日内予以补发相关证明文件。遗失的注册登记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在补办期间依旧处于有效期间的,报关单位可以办理报关业务。
$ C4 L' s9 z6 J5 f: U! z; \3 x, S
) J7 ]6 A) U; c) _/ D- b税款缴纳书
* a7 m: u M! l: C' m' g
" K! b, s% H" L/ S) `, j+ `海关总署令第218号修改并重新发布& b+ O. n$ r6 ?$ ?5 }
+ h# J! B6 t( k" B+ p. [# i8 O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 Q% \5 Q- q, p9 w
1 j& o% v5 b9 T. o' y5 k 纳税义务人缴纳税款前不慎遗失税款缴款书的,可以向填发海关提出补发税款缴款书的书面申请。海关应当自接到纳税义务人的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审核确认并且重新予以补发。海关补发的税款缴款书内容应当与原税款缴款书完全一致。) r( P9 N- V- m. H$ h, W3 W
/ L( ^2 w3 F" w3 ~. O9 } r 纳税义务人缴纳税款后遗失税款缴款书的,可以自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向填发海关提出确认其已缴清税款的书面申请,海关经审查核实后,应当予以确认,但不再补发税款缴款书。
- d' S9 }( C; Z* K
# F& X+ W3 k9 ~征免税证明
1 Y1 g" o: w0 G ]: D# B: A" Z+ y F: V; G+ M
海关总署令第179号发布
1 `8 R( t5 l! g, P
# b4 Y, @" R+ x/ d1 U. k《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办法》
& X3 }( x: z& a* P
! \6 ~: o# G5 n( I 减免税申请人遗失《征免税证明》需要补办的,应当在《征免税证明》有效期内向主管海关提出申请。* C. d' w: Z+ _% C
* s" X6 X7 n# r N 经核实原《征免税证明》尚未使用的,主管海关应当重新签发《征免税证明》,原《征免税证明》同时作废。; ]. v; \* s! q9 k$ {
% k7 d2 V7 o7 L0 z; p2 d" C; w
原《征免税证明》已经使用的,不予补办。4 K& P: R9 j; s( e
4 A6 t2 L' q: a2 V; G, u7 H" a- _
ATA单证册/ Q& b$ d* e9 q5 Y% U
$ ]" w. d4 T( r! f& e《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暂时进出境货物管理办法》0 z4 I+ _3 Y, s
" d2 L( A! ?5 A9 U* o5 P
进境ATA单证册在进境后发生毁坏、灭失等情况的,ATA单证册持证人应当持原出证机构补发的ATA单证册到主管地直属海关进行确认。# B6 Z9 U. e0 e
9 j! W6 W0 j/ `, {8 O 补发的ATA单证册所填项目应当与原ATA单证册相同。6 j- \4 n4 X, t3 r1 v% a0 B
6 n% T+ i0 v+ K9 \9 O* y
报关单及随附单证5 C+ P5 L9 u" X% k+ S5 v5 h
, h; K3 v- }7 q4 t' ?海关总署令第103号
5 X* U9 t8 A+ S! B/ j& w, D
: }$ M. k d* Z k" b+ L7 g- g《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
# n* s# _4 _9 V) b6 ]( Z0 H a! d( S# K$ N1 o
第三十条 海关已签发的报关单证明联、核销联因遗失、损毁等特殊情况需要补签的,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应当自原证明联签发之日起1年内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随附有关证明材料,海关审核同意后,可予以补签。海关在证明联、核销联上注明“补签”字样。
- O) P1 M9 Y7 t. T3 ~: P5 W. J: }9 U, R
进口许可证2 f% u K A% \( ~" {$ j9 d
8 c+ R5 ~* `& ~5 [) c# N
商务部令2004年第27号 r6 j7 v7 d R5 H; @1 S# C
7 q' ^5 S, W- N# @' b7 o8 ~' J% Q《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4 ?& u7 w# L( A7 B- r! f- W. G% ^
, U7 j% K, f# P& p5 d/ \) ? 第二十三条 已领取的进口许可证如果丢失,经营者应当立即向许可证证面注明的进口口岸地海关及相关发证机构书面报告挂失,声明作废,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发证机构收到经营者遗失报告,经核实该证确未报关使用后,可撤销原进口许可证并核发新证。4 ^" J ~, }& C0 m& ?5 S6 {
0 i5 c R/ T; j( D$ T
加工贸易手册 \5 U9 x2 p) n7 y
. C* f: K4 e% \5 R; g《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6 q; g! O- J. Y' }
* q' u3 ]( q* O: v$ R 第三十六条 经营企业遗失加工贸易手册的,应当及时向海关报告。$ R/ t' n- N; I: g% o6 Z
3 P" `" p1 S% }; Y# o4 B! T 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对遗失的加工贸易手册予以核销。
) ?" a# r- G8 P$ }+ N) R
8 ^: c- K+ \3 c& ]- c! L& U自动进口许可证
& A. d; n$ U' ]( k
# d2 C- Y4 g# s1 d+ G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004年第26号
; v% f v7 F- j3 l9 Z! ?( ?' e+ L1 T) d. @& Q4 G
《货物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 j; r) c+ @4 F! g" l/ m
# t! U: t5 K5 z+ d9 B( t, B
《自动进口许可证》如有遗失,收货人应立即向原发证机构以及自动进口许可证证面注明的进口口岸地海关书面报告挂失。原发证机构收到挂失报告后,经核实无不良后果的,予以重新补发。& Z% ?: W5 x! {1 W
8 T" I5 X4 Z+ b2 V; ^
货物进口证明书# g; H7 c+ v# K0 H! v
8 E4 y1 D' T0 T. I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34号. S8 _% g, |+ g4 ^& f
- a$ h" B ~4 c: a. Z& T
《货物进口证明书》
- p# m, A% z6 G% v& m5 H
5 ~) b; Q" D1 i& { ……进口汽车、摩托车整车证明书因故遗失的,车辆合法所有人应当自证明书签发之日起三年内向原签发地海关提出补发申请……
& }( J2 ?) E" T a) U1 l, j+ j3 _ G) I5 H( S* ?/ e' f8 J
进口汽车、摩托车整车证明书因故遗失的,当前合法所有人可向原签发地海关申请补发,并递交以下材料:
+ y* B' d" M# \1 c. |
1 U9 c4 T( |2 r' Z; |, B(一)书面申请,申请中应如实说明车辆及证明书合法获得的来源,以及丢失的时间、地点和过程等有关情况;委托代理人的,应出具代理权限明确的《授权委托书》;& S' w/ n6 [. ]% Z! B
& o0 T2 i/ `# C, T5 M9 c* c
(二)申请人为原进口货物报关单经营单位、收货单位或其代理人的,需提供原进口单证复印件,其他申请人需提供购车发票、合同、协议或其他合法获得证明;
6 N" r' n R/ y" ?! k/ i
* H% P) `8 `- F S, B- O3 g(三)公安部门报案丢失的受案证明;# e: f* ]+ k/ B6 |4 m0 s
$ U/ z a7 }: z% I# c(四)在省级报纸上刊登的遗失声明;" _9 F- t* S! G7 c+ W( M9 R
& F- _' n# X1 q! }/ J2 y; p(五)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的,应当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或类似证明材料;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供身份证明,委托他人办理补发手续的,还应当递交委托书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 \" x) G% A2 q" J8 I6 k) A: R$ F7 a1 ]* A9 A
(六)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 m+ }" L. b. u: I0 s
. \% w8 }0 ?9 X+ R% @- D转自12360海关热线 微信" Q3 K6 a2 |& d; R
4 [- i9 B% ~/ r2 l( X
发布:代俊" Q, k. D6 x) w- l
' V' R# b1 i/ w 1 y9 B8 q! ~2 c/ v4 C, V$ I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