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k: G$ C+ m. G% ]2 Z" m
* H% e0 Q8 S. O6 W) k" {/ S! ?. O小麦作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面食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自给率较高,进口是为满足国内需求的有效补充。随着大量小麦的进口,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也逐渐增大,给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小麦进口情况、常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危害等相关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口岸检疫人员参考,为有效防范有害生物的入侵提供资料依据。& c: Q7 Y3 e1 U4 z& l* Y# N
- X* D$ H$ V) M) X. {/ o
一0 g. A9 O/ {. E7 W3 k8 D
# x6 S x- @: ~/ b# K1 u6 H' [+ D3 k
小麦的进口情况9 E7 y2 _7 T- t' U1 H0 Y
. u% B; w* l; i% P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传统的小麦进口国。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对优质进口小麦的需求越来越高。2002年至今,我国小麦进口量呈现出“增加一减少一再增加”的变化过程。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小麦977万吨,同比增长16.6%,小麦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8 X! O( F1 z% t# G! u) a
: D: u6 R* i2 e, h
中国小麦的进口来源国比较集中,主要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2021年为例,美国占27.91%,加拿大占26%,澳大利亚占28%,合计占81.91%。此外,2022年2月23日,海关总署发布2022年第21号公告,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俄罗斯小麦特指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且未发生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地区种植的,仅限于加工用途的春小麦。' v8 r- }2 Z$ b
4 j. X) ]; w( W* i7 q
二
4 A. {' p; w' P6 e
3 F/ B+ i, W3 s$ F5 C进境小麦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况' r5 \# z" b, H8 D8 v- Y+ ^
/ S8 ?0 i* X9 T1 A# R2 m9 a根据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以及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间双边植物检疫协定、协议、备忘录和议定书,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包括,杂草、昆虫、真菌、病毒、原核生物等。综合全国口岸进境小麦截获有害生物情况及相关文献发现,进境小麦携带有害生物的数量、种类较大,且主要为杂草类有害生物,较为常见的主要为,硬雀麦、假高粱、长芒苋、毒麦、法国野燕麦等。
. @- t, I8 Y- L/ s2 _2 Z, ]- t C
; F* D# g* x' `2 c此外,海关还从进境小麦中多次截获检疫性病菌,如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等。& T* u- p% ?% k2 q" y
& C, X b" u1 A* e7 }: X
三; \- f+ ~ p6 U5 @
; @! W+ z' i' o q; `8 @) L2 j8 p5 V
进境小麦中常见检疫性有害生物介绍. C+ r0 @- u8 a# B4 w ^/ _
5 u% }6 ^0 p. ~: u* _, \9 w
1. 进境小麦携带杂草* }8 T8 N" P) X9 o: f8 Q) M# N4 A
+ `, v, Y6 l( x* S
$ y5 C7 T" V/ J4 O! |
- [0 z3 _* ]' I; U( A- s: H( s. S
硬雀麦$ U% D- m' B4 ~0 w0 X$ m! c
$ s* z5 ]9 M% g" y2 c- p9 y) R U3 _Bromus rigidus Roth* i1 }* x6 B% L9 H6 z% B. d5 K
) f- R* @& c6 F) y5 C% S# [
形态特征:硬雀麦隶属禾本科、雀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丛生,高20~70cm,花序以下被柔毛。叶鞘被开展的柔毛;叶片两面密生短毛。圆锥花序密集,直立,长10~25cm;分枝短,粗糙,有毛。小穗楔形,直立,含小花。外稃窄披针形,颖果与内稃近等且贴生。4~7月开花结果。主要分布于欧洲中部和西南部、非洲北部、亚洲两南部、地中海地区。5 V2 \3 K5 n. d; P
, |/ p# U1 Y6 ?8 @. h
) S. \! u' v- h! @& D: U9 W4 @( T+ M2 X6 e+ _1 V* |! _* C
危害:硬雀麦根系发达,一旦侵入禾谷类作物地里,与硬雀麦混生时,禾谷类作物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其生长和产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危害极大。混杂在禾谷类作物田中生长的硬雀麦,不仅影响机械化收割作业和粮谷的品质,硬雀麦还是许多农作物重要病害寄主;硬雀麦的种子有坚硬的芒,在动物捕食时,能粘附在动物的毛皮上,可刺伤动物的眼睛、嘴巴等,引起感染。硬雀麦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检疫性杂草,一旦逸生,能快速形成优势种,并造成很大的危害。) E, k$ R1 T- G/ C7 w d4 x ]/ o
: w# Y0 ]& b. d5 R* ^! v
9 U. J9 V' O9 n, y) W1 H* M
! @+ e7 J2 s+ f8 A* t
毒麦 b, ]8 l: W! O$ m- s- h: ]7 i. n. z
7 W8 B% g& I& j; k, h/ MLolium temulentum L.
1 D1 M. c5 Q- }* s: s7 }1 s, ]/ H) D w# B- z( f. k0 E1 U5 v
形态特征:毒麦是禾本科黑麦草属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20cm,叶片疏松。偏平,质地较薄,无毛,顶端渐尖,边缘微粗糙。穗形总状花序,穗轴增厚,质硬,小穗有小花,小穗轴节间平滑无毛。颖较宽大。) n) p7 _! D0 F# ~
. V' a) k* {3 l p& i" A$ g
) b! S) j: @: H" W
- K3 @! s ?$ h5 ^& V5 C
危害:毒麦是我国禁止进口的危险性杂草,也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有毒有害杂草。原生欧洲,我国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毒麦颖果内种皮与淀粉层之间寄生有真菌的菌丝,产生毒麦碱,对人体和牲畜有很大的毒害。轻者引起头晕、昏迷、呕吐等症状,重者则会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以致死亡。此外,毒麦中毒可致使视力障碍。未成熟或多雨潮湿季节收获的种子毒性最强。毒麦的生命力、繁殖力都很强,入侵麦田后,若不及时清除,几年内混杂率可达60%~70%,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 a- h4 a- T% d! S% O7 X) J$ b
7 Q3 D% Q& n8 I* q" A) ]* s: R! [
7 v* P3 M% e/ K9 V1 Q% q5 ]0 c1 A& |8 W8 g+ W' j; M
法国野燕麦: v! @: B& ^- w3 G$ D7 I0 r4 c
; m0 h! e& Q6 h4 g) [* L8 \% qAvena ludoviciana Durien
+ `! R4 f, F' Z2 c: @$ v6 T. Y1 q; l3 m' S) g7 k8 Z
形态特征:法国野燕麦属禾本科、燕麦属。小穗具两颖,颖片卵状披针形,质地较薄,长于小穗,具11脉。小穗成熟时,整个小穗自颖之上脱落,内含1~2朵小花,小花外稃窄卵状披针形,具7脉,顶端二齿裂。背面被白色或浅褐色硬毛,近基部毛密较长,芒自外稃背面中部以下伸出,芒长可达45mm,膝曲扭转,外稃大部分内卷紧包内稃,内稃具2脊,其背后有1段小穗轴。基盘密生褐色长髭毛,颖果长椭圆形,长5~9mm,宽1.6~2.5mm。顶端钝圆,具白色茸毛,背面拱圆,腹面扁平,中间有条细纵沟,果皮呈浅黄色或淡褐色,表面被柔毛;胚椭圆形,约占果体的1/3。
: c4 e9 W( _4 W m; {' N2 F0 }; Q0 _
2 b' P- D% `: u. G* r, ?
2 a5 \0 U: T/ O! Y" ?" z- B+ t9 |+ O
/ l( Z, l6 O$ G. _# `主要地理分布:起源于欧洲及地中海地区的法国野燕麦,现在澳洲、美洲、非洲、亚洲和大西洋群岛的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有分布。8 r( Q: l! \7 Y" `0 v
# n& h2 W0 u4 `# _- v危害:法国野燕麦为极具危险性的恶性杂草,竞争力、生态可塑性及生命力都很强,传播系数大,传播途径多,主要侵害麦类、豆类、玉米、亚麻、牧草等旱地作物,一旦传入定殖,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造成极大危害。具体来看,当法国野燕麦在农田定殖后,会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空间,影响本土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作物产量及品质,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原有农作物生存条件恶化。
/ @, ~) H$ B. g) X8 i0 V3 W+ ^% V
2. 进境小麦常见检疫性病害4 ]% w4 `! {; Z: ^3 T9 g
4 ~! E0 U/ b, m E7 g3 D
, T7 W& m& o1 m" Z$ P7 H1 g. Q) k/ V5 F6 `. q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 O5 `( ?, k0 D0 h9 D9 O* H1 g
: I% M3 e4 _# T9 O- y0 P
Tilletia Controversa K?hn,TCK
1 q! G1 R; c" a6 J2 d) [) o
& i0 H) p+ i$ ^3 n形态特征:多孢子堆多生于子房内,外包果皮,与种子同大,内部充满黑紫色粉状孢子,具腥味。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浅灰褐色至深红褐色。病原冬孢子有极强的抗逆性,其寿命至少为4年,有的长达7年,病菌随饲料喂食家畜后,仍有相当的存活力。病原冬孢子耐热性极强,在干热条件下,需经130℃30min才能灭活,而湿热则需80℃20min可致死。
5 u/ \& a+ p2 R& t+ v* ^6 o) L' Y0 U; _- ?
' o) H1 h2 D" H+ u2 Z. G6 {* G1 t
4 h" e" E8 {. Q7 ?- |+ E6 t危害:TCK是小麦入境时重点检测对象之一,已被世界上40多个国家列为重要检疫性病害,我国于2007年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目前主要分布于欧美、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乌拉圭等26个国家,其主要寄主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等禾本科18属65种作物,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病害,可以系统性侵染植株,一旦感染,麦发病率约等于产量损失率,且未经处理的病麦加工的面粉不仅有着腥臭味,还会引起人畜呕吐中毒。TCK可通过土壤、带菌种子及粮食远距离传播,通过风雨、牲畜粪便和病麦洗麦水近距离传播。9 _, y; I9 k( z1 v4 y
/ |5 Y7 x' M5 \: j. Q
9 X N) ~' `8 A: \' n
9 B) C. t2 x" D6 c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7 ^) c: F, h9 ]' m$ P, m
! t. s, m) y @$ v) A! ]
Tilletia indica Mitra, TIM
, G& e3 f# D/ o4 d X0 u9 M* ]+ k+ g Z5 L! P+ `/ L
形态特征:在发病早期,仔细检查种子胚部,可见小穗顶端出现黑点状斑,感病严重的麦穗,颖片伸长以致病粒掉落土中,病菌主要侵染胚乳,除非严重病感,一般不侵染胚,种子受病后通常沿着籽粒腹沟在表皮以下形成黑粉,但也可见于背部,轻度感染时在籽粒表面形成疱斑,此时感染仅在表层,感病严重时病粒大部或全部形成黑粉腔。: I6 f0 e% J' l. b
, {2 ^% ^" }$ ~7 J H危害:TIM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号称小麦杀手,是严重威胁小麦、黑麦及禾本科牧草的病害,包含我国在内的40余个国家都将其列为检疫性病害。该病菌可导致小麦严重减产,并显著降低小麦品质,影响面粉的食用价值。其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可通过种子、土壤和空气等多种途径传播,甚至加工成面粉后仍可检出其冬孢子,易于传播扩散且能适应多种气候。该病菌在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墨西哥、美国、巴西等国均有分布。1 R# Y9 b& q0 j& b- Q4 n
' x+ n E. m1 E& ~
6 C1 }" U( V# p+ Z1 V) a
; v! O* }4 R1 C
小麦线条花叶病毒7 n& i+ \$ C! F
' F d; L( i1 p+ v; y6 ^* g1 J" {3 x
Wheat stresk mosaic virus,WSMV
7 @5 L. [7 }" | T
. F! c8 R0 i, _形态特征:幼苗期感病,植株叶色变淡,叶片变窄,叶片自一侧向上卷曲,叶上出现细小短条及黄色小点,与叶脉平行,并逐渐发展成不规则的条状花斑,用扩大镜观察可见栖息在叶脉处的乳白色虫体。新叶片也可看到隐约的褪色条纹,叶脉浊化稍暗。拔节后,节间向外向下成弧状弯拐。此症状在基部1~3节最为明显。病情严重的全株分蘗向四周匍匐,穗鞘扭卷,不易抽穗,或穗而不实。整个病田表现植株松散,外观异常。拐节症状仅在农家品种上表现,这种特异性症状是我国小麦线条花叶病的显著特点。$ {( Y$ U; W5 }2 P) d
9 l- k" U% Z ~
; o, v& }' p5 q, N% b
, r8 N- B$ r) B/ {! w危害:小麦线条花叶病又名小麦糜疯病、小麦拐节病,广泛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约旦、罗马尼亚、俄罗斯以及我国新疆、甘肃、陕西等西北地区。除侵染小麦外还可侵染大麦、燕麦、稗、黍、糜、黑麦、高粱、苋色藜、玉米及部分禾本科杂草。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危害症状为发病寄主出现系统花叶症状并矮化,轻者减产30%~50%,重者颗粒无收。
; I" k0 I( T6 b$ V1 ^: t) b: j
2 L0 V$ w+ }1 w" H$ L综上所述,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对人类及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和影响。植物检疫是守好国门、防止病虫害传入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检疫性病虫害传入国门,那后续防控花费的代价要远比检疫大。因此必须严格做好进口小麦的检验检疫工作,把好进口检疫关。+ ], `. x6 d4 X6 d+ }% V' }
: C) B6 U+ y7 v$ {. g& a文/安鹏天 史云鹏 林萍萍
2 T; {. Q7 g- F4 I
# `6 p% k( }% j8 f(石家庄海关所属黄骅港海关)# x6 D5 b* b. \* Z0 P1 s1 I
: I; P. W/ J9 o& u$ x9 E X' y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业务的办理要求请询主管海关。
J2 I5 t7 x7 B- `# O2 g& _ j. r0 O7 A/ `% U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海关杂志”以及作者。
! z9 l$ p9 x/ S. i
( @; R+ c, x: G$ O
) E" n* e. B* I L0 K$ f0 b( b
& G5 n9 z( b; C" b" J# k/ b编辑:常相婧3 {) G# E9 \$ r% E: O
审校:高扬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 X2 |% }1 O. Y
4 d9 T- C* V) I7 f$ N7 [& O! h 3 `- x( Z$ K: T o' M( V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