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9 K @2 m M9 A8 Y0 u$ [- b k: N2 M* z. d7 j' w* R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大类。其中流行性出血热,是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缺损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斯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这些疾病都称为乙类传染病。- d4 q, o! _( W j' ^4 \3 X
2 K$ f. L! x1 |0 E( T' c% c+ W6 N分布危害
( s+ O+ @* Z& }8 I5 K0 x+ Z, [ `
# q8 L2 M6 u1 O6 b7 ?7 ^: F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逾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y$ O- o& F2 Z$ _* a' s M
2 ~0 b+ K9 ~$ n' y7 D# P# h
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流行性出血热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引起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主要有两种,即由野鼠携带的汉滩病毒型(Ⅰ型),以及由家鼠携带的汉城病毒型(Ⅱ型),以啮齿类动物如老鼠为传染源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老鼠的唾液、血液、尿液、大便等传播,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传播方式很多,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的农民,或从事农业产业、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另外海关工作人员在现场查验时如不小心被老鼠等啃咬或间接接触时,要及时观察身体反应,必要时需及就近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并治疗。* i% n+ X5 h3 i. d
2 v8 j2 \3 I* E8 }临床表现( w) V: Y0 s6 ^' d H, x. h& a! X0 p6 S, o
& A2 e- \# m- z$ g( \2 p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发热、腰痛、头痛、眼眶痛及肾功能障碍伴白细胞增加、血小板下降等,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早期出血热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由于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并处理,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大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 w7 A* r) G3 Z3 h: Z9 B5 Y; a. r& t# W+ _! E
预防: m2 l) G$ O4 A# s. a; K
6 b4 t9 n6 |. A' ~+ ?7 A肾综合征出血热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是防鼠灭鼠,平时尽量避免在野外老鼠易出没的地方活动,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办公区域及住宅区域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如果必须去野外采集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充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以防被鼠类咬伤;在食品方面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另外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8 G" [! M' {$ H: L+ g9 v4 q2 M6 ^
& H i$ e+ y0 @, j& G
文/ 雷早娟 史云鹏4 i% C( C6 C8 M4 t. s- |! m2 F
) v4 {1 d2 g8 W) Q- }9 }
(黄骅港海关)
( V/ j2 n; x8 _' G* ~0 h7 A& D" C4 w) a2 P* }, @3 m( r
' J% ~4 {& I0 |, ` x: h
$ L& h1 y7 k- \ L编辑:常相婧! V6 q2 E: F/ n/ R
审校:鲁翔宇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Y O, i) w# I' o5 P/ a0 s' J4 p
2 |: K, j+ l+ \7 b) | 9 j. s, c% h. E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