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a" q3 \+ W: E# {
: s* n$ u9 M, r% i/ e6 h _# S0 a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化与本地化成为了中国企业必须深度研究的课题,企业要想走向全球化并做好全球化,必须做好本地化。而遵守各国/地区及联合国可适用的法律法规则是中国企业达到这一目标所必须坚持的准则。就出口管制而言,中国、美国、欧盟、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均有相应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而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的出口管制合规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企业实践及合规监管应对经验,从企业经营管理视角出发,就出口管制合规监管要求从0到1落地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合规体系对此能够发挥的价值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 G" s( S: N# P: r' Q
/ O9 l3 M. Y0 K0 U$ n' |$ i, i中美法下相关出口管制指导文件
! E3 B0 X& y2 Q' X# }2 {
1 ]8 L9 c! j/ x4 [/ }& y% E就两用物项领域的出口管制管理而言,中国的主管部门以商务部为主,美国的主管部门也是美国商务部。2021年4月28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商务部关于两用物项出口经营者建立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机制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公告2021年第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配套《中国出口管制法》相关规定的有效落地。而美国方面,则由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发布了Export Compliance Guidelines: The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Export Compliance Program来配套美国出口管制法规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简称EAR)来配套相关制度的落地和实施。两部指导文件的主要内容如下:# M% e$ @- w% V. R
0 Q9 v+ u0 z! a7 m2 L! y( }/ N- @
合规体系要素/ t) Y9 P: ^- ~1 M( k: c
0 E k! s( c+ V
2 t5 T2 l8 {9 w* z d
4 b0 s) Q D& O7 V6 E2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两部指南在具体规定上确有一些不同,但从实质角度而言,两部指南背后体现出的指导思想、合规管控逻辑、合规体系构建思路等均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这对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使得企业使用一套管控逻辑来构建出口管制合规体系,以满足不同法域下的相关监管要求。6 h3 s# K- H* i. f2 P
$ `+ Q9 x0 c1 e3 s6 D
从企业业务角度看待出口管制合规面临的挑战
. H& L1 {$ {4 S+ r5 l7 H
2 L1 f9 J3 u3 ^1 ?& C- s中国《出口管制法》管辖硬件、软件、技术和服务,美国EAR管辖硬件、软件和技术,涉及到了出口、再出口、一国境内转移、过境、转运、通运、视为出口等行为,覆盖产品情况、出口国家、最终用途、最终用户等多角度因素。从企业流程角度看,上述要求全面覆盖了采购、研发、销售、生产、仓储、物流发货、售后、投融资、财务、人事等各个领域,因此要在企业的全流程范围内进行落地。但从实务来看,合规体系的构建阶段会遇到一系列的挑战:4 O4 }/ j! a& r: |- b; Y+ T
0 f0 N Z, q8 {% I& f, W
01
* \" ^' p- m/ p. M" R7 x/ B7 P( [0 D7 T
原有的业务效率不可避免受到影响7 o7 V, R0 g) }
7 `. ]& s3 h! m4 @) T( p; B+ D
出口管制相关的合规要求是与业务深度结合,要落实在业务执行的各个环节,不仅需要合规部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也需要开展诸如业务风险梳理、业务风险判断、业务合规审核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业务人员提供各类业务信息以开展尽职调查,会增加业务人员的工作量,甚至也会因此使其相关工作需要更多的审批手续;从处理结果上来看,会出现审批通过、审批不通过、有条件审批通过等情况,使得原本正常开展的业务变得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业务效率会受到相关影响,也会遇到来自业务部门的阻力。4 n- K8 J, e8 E5 t" Q
. N3 n) _! ~- Z4 ?0 M6 P
02+ _7 E( V1 U2 I* J0 d
3 o, p% t4 ~" M监管规则与业务实际的融合需要复合型人才
! U8 H1 l0 S! W9 R ^ e: c0 w6 P. F t) K
出口管制相关合规要求的落地就是将政府机构的相关监管法规融入到企业业务流程的过程,要使其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标准。这个内化过程则要相关专职部门人员既要懂得法规如何规定,又要深刻理解公司各业务部门的实际业务情况与运作逻辑,最终需要明确告诉一线业务人员如何操作。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法务人员和审计人员,对出口管制合规人员的要求更高,需要其对公司业务全面掌握和熟悉,将业务需要与合规要求统一起来,并全程参与制度制定和指导落实,解决监管规则与业务实际的融合问题。( i, s% H8 m7 \9 ~2 a& X
& r% e; S7 t1 i* R. H" [7 L. [
03
7 A& [" a1 j% d* e: A" }5 s+ M! l+ X! [
合规管控的全流程衔接会遇到问题
, @5 K2 A2 o+ G) d' J3 c+ v, A* c) Y
就出口管制合规而言,首先,采购领域通常是一个企业开展合规管控的基础。原材料本身受相关出口管制法规管控的情况需要考虑,供应商是否为制裁名单主体等也需要考虑。第二,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会逐渐变成半成品、成品,而原材料本身受到管控会影响到半成品乃至最终成品的受管控情况,因此需要使原材料的相关管控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至处于其他业务流程的产品阶段,使相关操作人员得以知晓和判断。以及,一个企业正常的销售流程会涉及商机、客户、投标、合同、发货等不同的业务阶段,而出口管制合规关注的产品、国家、用户和用途的情况会在不同的销售阶段出现,这就意味着要想做出全面准确的出口管制合规分析和判断,需要综合各个流程总体的情况来判断。在面对巨大业务量与合规专职判断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前期业务节点的判断结果如何传递至后续业务节点以实现分级管控是构建出口管制合规体系需要考虑的问题。; C2 B& E/ b; s0 L) |, C
! k2 E9 z& @) y0 p. p6 Q从企业经营战略视角看待合规体系的作用$ C% A$ J: E- t1 F
6 o# S$ L5 l" a# ^, U( l单纯从企业经营战略视角来看,两部指南就解决出口管制监管要求在企业内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业务效率问题、法律规则与业务实际的融合问题以及全流程中的分级分类管理问题等方面,为企业合规部门提供了方法论。无论是中国商务部的合规体系9要素还是美国商务部的合规8要素来看,企业合规部门都是要从组织、制度、流程、工具、文化的角度来综合推进,以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的理念推动出口管制合规闭环管理。具体到各企业而言,则需要使用上述方法论并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自身特点来制定具体的规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是管理层应予以重视,并应确保即使在业务效率受到一定影响时,相关合规工作仍能推进,构建“合规——业务”联动的组织机制,使具体业务和合规要求可以有效融合,再辅以相应的合规培训与业务培训等,使合规人员与业务人员互为导师,增进相互理解,提高配合效率,逐步落实好分级分类管理。
4 H' {9 Z+ r$ n: C2 H9 ]' M' {2 B/ }3 U. [
结语+ g6 p2 \, B: ^( v5 [ q2 s
( ^+ o3 j8 i1 D, Z+ \企业的合规部门在参照两部指南的基础上落地出口管制合规监管要求时,务必要真正明白两部指南背后的逻辑和指导思想,综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特点,综合考虑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并重点关注业务落地过程中的效率问题、规则与业务融合问题、全流程的分级分类管理问题等,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合规管理、规则落地与业务执行、业务效率之间的平衡,使企业的运转更加合法合规,在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争取最大的企业利益,体现出合规的巨大价值。
z. r& o& ~4 ]0 J w1 W4 m1 F; \
文 / 范磊1 X2 X+ r' L4 n* t) u
/ v3 A, j& b: t N& R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P( h' f: t0 T! u+ k
+ e0 o0 } x8 D; X3 ~) _1 P! s, b
* [3 B t0 D* ]- i6 L
# `0 K" C. D" {% h5 Q
编辑:常相婧
- o3 s8 l' Z5 P" ~5 x0 X1 H审校:高扬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7 o) ~$ q! t3 W+ J* p0 S: ~) b1 Y& O! h' {! ~) k( ]$ I& Z
7 B* @4 l: V0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