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快速
发帖

客服
热线

010-62010715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务资讯公众号
顶部
海关AEO认证申请全攻略2022年预归类师考试秘籍中国船务课程视频2020年关务水平测试培训
申请进出口商品预归类视频!AEO认证政策解读商品归类在线解答海关AEO认证,100%通过
AEO认证服务网北京岸谷关务官网预归类服务-归类师权威操作预归类考试网
查看: 413|回复: 0

增长22.7%,我国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3 15: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与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3.4%、24.5%和22%。

(观察者网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10月13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

增长22.7%,我国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1.jpg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图自国新网

李魁文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韧性较足、稳中提质。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22.7%;进口12.78万亿元,增长22.6%。与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3.4%、24.5%和22%。具体分析,有以下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季度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增速逐步有所回落。从季度看,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为8.51万亿、9.59万亿、10.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25.2%和15.2%。增速呈现逐季回落态势。从月度看,9月份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5.4%,增速较8月份回落了3.5个百分点。

二是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08万亿元,增长21.1%。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4%。同期,对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出口3.88万亿、3.52万亿、1.78万亿和1.7万亿元,分别增长20.5%、24.9%、11.2%和17.3%。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23.4%、19.3%。

三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提升。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7.51万亿元,增长2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1.8%,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47万亿元,增长25.5%;进口8.04万亿元,增长25.7%。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6.07万亿元,增长12.7%,占比为21.4%。

四是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增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了52.67万家,同比增加了3.4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3.65万亿元,增长28.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8.2%。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22万亿元,增长14.7%;国有企业进出口4.35万亿元,增长25.1%。

五是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有所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9.15万亿元,增长23%,高出整体出口增速0.3个百分点,占出口总值的58.8%。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汽车分别增长12%、14.4%、107%。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9.5%;医药材及药品增长108%。

六是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减价扬。前三季度,海关监管进出口货运量37.4亿吨,增加3%,其中进口24.3亿吨,减少0.5%。具体来看,我国进口铁矿砂8.42亿吨,减少3%,均价每吨1159.8元,上涨67.5%;原油3.87亿吨,减少6.8%,均价每吨3082.5元,上涨32.8%;天然气8985.2万吨,增加22.2%,均价每吨2491.9元,上涨5.1%;大豆7397.3万吨,减少0.7%,均价每吨3509.8元,上涨29.4%;铜401.9万吨,减少19.5%,均价每吨6.04万元,上涨37.9%。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量稳质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海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口岸营商环境,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前三季度,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我国进口价格同比上涨11.3%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以来,我国外贸一直是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虽然外贸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目前来看,增速有所回落,对接下来四季度的外贸的走势有何预判?

李魁文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韧性较足、稳中提质。我们认为,当前支撑我国外贸增长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为外贸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今年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稳健为外贸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二是全球经济和贸易有所回暖,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利好我国出口。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9%,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0.8%。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欧盟、非洲出口增速均超过20%,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速超过了40%。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为推高进口值的重要因素。截至10月中旬,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CRB指数相比去年底累计上涨超过40%,相比去年的最低点涨幅超过130%。今年前三季度,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进口价格同比上涨了11.3%,其中,铁矿砂、原油、铜等商品进口均价的涨幅均超过30%。

四是我国外贸稳增长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等。海关总署坚决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外贸量稳质升。这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效果的释放,不仅提振了企业信心,助推对外贸易跑出“加速度”,也为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优势注入了强大活力。

关于未来进出口走势问题。李魁文说:“我们认为,总的来看,当前影响外贸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都比较多。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贸量稳质升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从海关数据看,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9.7%、25.2%和15.2%,呈现逐步回落态势。考虑到2020年外贸高基数的影响,今年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我国外贸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全年依旧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值前10的综合保税区中,中西部地区占据了5席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快于整体,主要是哪些因素拉动的?

李魁文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西部地区进出口4.95万亿元,增长27.2%,高出同期全国外贸增速4.5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的17.5%,提升了0.6个百分点。其中,河南、湖北等省份进出口增速超过了3成。我们认为,拉动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民营企业为推动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2.5万亿元,增长35%,高出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整体增速7.8个百分点,占中西部进出口比重提升2.9个百分点,达到了50.5%,对同期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1.1%。

二是电子设备制造业支撑作用突出。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进出口2.01万亿元,增长了25%,占同期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值的40.6%,对中西部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8%。值得一提的是,中西部地区半导体产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722亿元,增长31.3%,占同期全国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总值的44.3%,推动中西部地区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

三是中欧班列助力中西部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据国铁集团最新数据,前三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3万列、发送109.3万标箱,分别增加29%、37%。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56万亿元,增长21.8%,占同期我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的18.8%;其中,以铁路运输方式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1.8%。

四是中西部高水平开放平台拉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82万亿元,增长31.9%,对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1.5%。其中,全国进出口值前10的综合保税区中,中西部地区占据了5席。

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为创造全球总需求作出了贡献,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举行,请问今年以来我国进口主要特点有哪些?

李魁文表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进口12.78万亿元,增长22.6%,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2%。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为创造全球总需求作出了贡献。

二是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均保持较高增速。前三季度,我国自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口1.84万亿、1.5万亿、8524.1亿元,分别增长22.7%、18.4%和32.6%;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3.62万亿元,增长24.5%,增速高出同期我国进口总体增速1.9个百分点。

三是部分消费品进口增长较快。前三季度,我国合计进口消费品1.29万亿元,增长14.7%,占进口总值的10.1%。其中进口乘用车2650.4亿元,增长31.5%,首饰、手表、箱包分别增长63.5%、42.1%和55.8%。

四是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前三季度,我国铁矿砂、原油、铜、天然气、大豆进口均价同比分别上涨67.5%、32.8%、37.9%、5.1%和29.4%。

前三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8.81万亿元,增长19.3%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RCEP实施在即,海关总署如何预判RCEP生效后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情况,为适应RCEP将采取哪些举措?

李魁文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8.81万亿元,增长19.3%,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1.1%。其中,出口4.06万亿元,增长18%;进口4.75万亿元,增长20.4%。

今年以来,原油、天然气、钢材等商品进口均价同比均有所上涨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一段时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我国进口量也有所增加。请问,海关总署有没有更加详细的最新数据可以公布,以及这一趋势在第三季度是否出现调整?

李魁文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和贸易需求从疫情中恢复性增长、全球流动性量化宽松、部分发达经济体采取财政金融强刺激政策,以及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一些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在进口环节也有所体现,刚才我公布的相关数据也提到了这一点。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从进口均价来看,今年以来,原油、天然气、钢材等商品进口均价同比均有所上涨,涨幅分别为32.8%、5.1%和43.6%。更详细数据,可在海关总署门户网站上进行查询。

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刚刚发言人提到,前三季度,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近期东南亚地区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中国和东盟的贸易依旧能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今年对东盟贸易的走势?另外,前段时间海关也发布了中国-东盟贸易指数,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李魁文表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08万亿元,增长21.1%,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其中,出口2.24万亿元,增长19.9%,进口1.84万亿元,增长22.7%,我国对东盟贸易取得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抗疫合作持续深化,保障双边经贸往来畅通。我国在医疗物资供应、疫苗生产研发使用等方面继续为东盟有关国家抗击疫情提供支持和帮助,加大与东盟全面复苏框架相关经济领域的合作,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加快建立中国—东盟人员的“快捷通道”和货物的“绿色通道”网络,保障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动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此外,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衔接。据有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了4505列,同比增加42%,发送22.6万标箱,增加41.9%。

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助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及其升级议定书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和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澜湄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持续融合,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双方的获得感和受惠度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我国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出口分别增长19.1%、23.6%、25.4%和41.5%,合计拉动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增长18.3个百分点。

三是互补性贸易结构不断巩固,拉动进出口稳步增长。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对东盟金属矿及矿砂、农产品进口需求旺盛,前三季度进口值分别增长35.9%和29.7%,合计拉动进口增长3.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疫情以来,我国汽车、笔记本电脑等对东盟出口表现亮眼,出口值分别增长71.6%、30.2%,合计拉动出口增长0.7个百分点。

你刚才提到了中国—东盟贸易指数,这是海关总署开展统计服务的最新产品。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为更好展示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成就,充分挖掘合作潜力,推动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海关总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联合编制了中国—东盟贸易指数,今年9月11日,我们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首次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里我把相关数据给各位通报一下。2020年,中国—东盟贸易指数为241.09点,较2019年上涨19.64%,较2010年上涨141.09%,表明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下一步,中国海关将继续深化中国—东盟贸易指数建设,在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发布最新指数,同时提供更丰富、更多样的数据信息服务,努力为促进中国—东盟国家经贸发展,贡献更多海关智慧和海关力量。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贸精英网 ( 京ICP备19046145号 )

GMT+8, 2024-6-2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