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预归类考试实战课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快速
发帖

客服
热线

010-62010715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务资讯公众号
顶部
海关AEO认证申请全攻略2022年预归类师考试秘籍中国船务课程视频2020年关务水平测试培训
申请进出口商品预归类视频!AEO认证政策解读商品归类在线解答海关AEO认证,100%通过
AEO认证服务网北京岸谷关务官网预归类服务-归类师权威操作预归类考试网
查看: 413|回复: 0

红关探索(下)——其他革命根据地海关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 17: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期海关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担任潮海关监督和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接管国民党政府掌控的汕尾海关,是红色政权最早开始的海关建设实践。
1927年11月,在党组织和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彭湃的领导及随后南昌起义南下部队的配合下,海陆丰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功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
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并接收辖区内汕尾海关,“海关负责人由汕尾苏维埃政府秘书彭小杰兼任,旧职员留用”,还对海关临时征收的进出口货物税改为固定关税,以增加收入。

红关探索(下)——其他革命根据地海关建设-1.jpg

川陕省苏维埃银元
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边界工农兵政府就在苏区白区交界积极开展对白区的贸易活动。派出人员深入白区,秘密接通苏区白区贸易线,从白区运进根据地缺乏的必需品,如食盐、布匹、西药等,建立苏区白区贸易线,后来,还成立“竹木委员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辟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根据地盛产的竹、木、油、茶等。苏区白区贸易线和“竹木委员会”,沟通了苏区白区之间的物资交流,对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起了一定作用。
1930年8月,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成立,形成闽浙赣根据地。同年11月,赣东北苏维埃政府在信江沿岸设船舶检查所,其任务一是疏通物资交流,二是征收进出口税。有研究海关史的专家认为,这是“新中国海关的雏形”。

红关探索(下)——其他革命根据地海关建设-2.jpg

川陕省万源县工农税务分局第三所查汔印
据曾在船舶检查局工作的吴水根、叶文泉等回忆,当时共设3个局:上饶盘罗第一局,弋贵交界处的老虎山第二局,朱坑西童滩第三局。船舶检查局“对来往船只进行检查和收税,按载货价值的3%收税,先由押船人员自报货物的数量和价值。如有隐瞒或讹报,一经查出则加罚6%或9%,所收税款由专人押送省财政部(设横峰葛源),最多一天收过3880元”。赣东北党组织1932年12月派代表到上海向党中央报告工作中也说到,赣东北“设置船舶检查所3处,每月增加15000乃至18000元的税款,税率为1%-5%”。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海关
巍巍大别山,铮铮英雄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呼应中央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突出。为巩固根据地建设,党在领导红军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贸易,建立起有根据地特色的工商税收包括关税制度。
1931年7月1日,鄂豫皖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关于商业累进税之规定》。该税法包括佣金税、营业税、进口税、特种税四个税种,其中进口税是对白区商人运货来苏区出售征收的一种税。随着《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关于商业累进税之规定》的颁布,各地承担征税的组织机构也需要统一,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成立税务总局。8月,苏维埃政府发出第二号通令,规定税务总局下设若干分局,不够设立分局条件的地方设立税务特派员。当时,霍邱县河口设立的海关局也成为税务总局所属的分局。

红关探索(下)——其他革命根据地海关建设-3.jpg

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
有史料记载,1931年初,苏维埃政府财政部在霍邱县河口镇设立海关分局,直属道区苏维埃财政部领导,征收水陆两路进口货物的税收等。海关分局约有20多人,詹大叶曾任霍邱县河口海关分局局长,陈介藩曾任该分局下属的征收处主任兼局秘书。海关分局前后存在大约一年多。
当时的关税征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报验纳税。如霍邱河口海关局设有征收、检查、调查处,征收处负责征税及税款管理,检查处检查商家单证手续的齐全和纳税情况,调查处监督内部,处理违法乱纪等问题。2.严查违法。从白区贩运货物到苏区出售,须接受苏维埃税收机关包括海关局及政治保卫局等部门的检查,各商贩如无纳税凭单,令其缴纳税款,三次不能缴上凭单者,则以漏税论。3.武装护税。由于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袭击与破坏,收税斗争非常尖锐复杂。1931年秋,鄂豫皖中央分局决定成立工农赤卫军,吸收青年参加,装备上配备新式武器,实行武装护税。4.加强对税票和税款的管理。如霍邱县河口海关局距离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大约一二百里,税款由道区工作人员陈继仁来海关局提取,一个月或两个月来一次,而对税票的使用要求很严格,开错的税票要原票上交,不准私自作废。
漫漫征途,险滩重重。信仰,是共产党人胸膛里最旺的火、眸子里最亮的光、骨子里最硬的钙,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血脉”。
信仰让各级苏维埃政府抽调参加税务工作的干部,面对国民党军队、地主武装的袭击破坏以及不法商人的腐蚀拉拢毫不动摇,广大税务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不怕牺牲。据河南、湖北省民政部门记载,从1931年至1933年,就有共计108名税务工作人员在税收工作中献出宝贵生命。
黎本清,17岁参加农民运动,20岁参加了著名的“六霍起义”。1931年成立河口海关分局时,因该地区处于革命根据地边界,征税环境复杂,组织特调任她到海关分局收税。1931年,在一次收税途中,她误入反动民团的包围圈,英勇牺牲,年仅22岁。
川陕革命根据地税关
悠悠岁月难掩革命老区的光辉。
每年六月,革命老区四川省巴中市,漫山遍野呈现出绚烂色彩。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静卧在逶迤的青山中,庄严肃穆。这片红色的土地曾是当时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从巴中市通江县入川,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从1933年初创建至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历时两年零三个月。这期间,川陕苏维埃政府在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注重经济建设,开展边境贸易,并建立起税关及其税收征管制度。
1933年2月,川陕苏维埃政府成立,省财政委员会下设工农税务总局等部门,征收特种税、交易税和屠宰税。同年8月,《川陕苏维埃税务条例草案》颁布,规定征收入口税、出口税、特种税等,此外还征收佣金所得税和盐井工业所得税。其中出入口税涉及海关管理。入口税对布匹、盐根据地必需品等均予免税,非工农必需物品关税税率5%-10%;出口税对盐、布匹等关税税率20%-50%;另一类是茶叶、锅、煤炭、木耳等免税输出。

红关探索(下)——其他革命根据地海关建设-4.jpg

霍邱县河口海关分局旧址
在进出口货品税率的制定上,实行急需品免税、普通品低税、奢侈品高税,并适时调整,以保障苏区供给,促进苏区生产和贸易发展。
据原红江县工农税务分局局长武大洪回忆:“运出苏区的货物,如果是苏区内非必需的就不征税,如果是苏区内必需的、有特殊意义的就要收税,如运进苏区的消费品如纸烟之类也收重税,限制消费,保护财力。”
这种保护贸易、维护根据地利益的关税政策不仅得到苏区人民的拥护,也得到当时一些有远见媒体人的赞许,1934年3月2日《四川日报》就有这样的评价:“彼(指川陕根据地)犹知关税政策之原则,厉行保护贸易。如对于奢侈品抽税极重,以防奢侈风尚之流行;对于苏区急需之物品,则免其入口税;对于苏区之特产则免其出口税。均是民国奉为金科玉律的关税原则。较之一般军阀,只知刮地皮,不顾一切生息事业者,恐似稍胜一筹”。
当时,川陕苏维埃政府的税则税率适用整个根据地范围,但一些根据地也会根据各自情况作出调整。如达县工农税务分局1933年12月布告规定,对入口税中的免税品种,由国民党统治区运来,经根据地又运往国民党统治区销售的,一次性按5%抽收通过税。
川陕革命根据地有一“宝”,这就是银耳,尤以通江银耳最负盛名。银耳属奢侈品,价格昂贵,非工农生活所须,历来为出口货物。过去,外地大商人都将其运销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城市销售,利用其在原产地和外销地悬殊的价格,大赚差价。苏维埃政府充分发挥这一宝贝的作用,从生产经营、税收政策和出境管理上采取措施,一是在根据地内对银耳按每两价值开征5%的特种税,以限制这种非工农必需品的消费,保障出口资源。二是通过经济公社成立名为“服务局”的机构,大力开展银耳的生产、收购、运销。三是1933年颁行的《川陕苏维埃税务条例草案》规定,这类特货被收购出境销售不征出口税,以鼓励集体和私商收购出口。大量银耳从万源、巴中等地出口,有力地支持了根据地的财政。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海关
一曲洪湖水,红色革命情。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湖南两省西部交界地带,由洪湖、湘鄂边、鄂西北、巴兴归等根据地组成。1931年12月,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由于根据地里有长江和澧水、沅江、洞庭湖,水网纵横,四通八达。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根据地在水上运输沿岸设置海关,征收过往货物关税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地建立后,苏维埃政权财政来源极端困难,1930年9月初,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颁行了《征收公益费条例》,这是根据地税收制度的起步。1930年11月,湘鄂西特委向中央报告:“政府在沿江各重要市镇(如监利、藕池、郝穴)设货物登记处,专门登记苏区之所出农产品数目,白区所运来工业品数目,按月统计报联县政府,以便于政府掌握商家的资本情况,征收公益费。”

红关探索(下)——其他革命根据地海关建设-5.jpg

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旧址
到1932年1月,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通过《关于土地、经济及财政问题决议案》,确定建立正式的税收制度以取代公益费做法,实行土地税、营业税、关税,在租税政策中须执行累进税的原则。其中,关税是对进出革命根据地的货物和物品所征之税,对普通货物、奢侈品、粮食、油、盐等分别制定高低不同的税率征收关税。税率以比例税率为主,但过境普通货物在5000元以上的,则按照营业税累进税率征收,以体现对富人抽较重的税的原则。关税税源多,在苏区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大,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并建立了相关机构。这时,除原设立的货物登记处转为海关外,还增设新的海关机构。
到1932年,湘鄂西苏维埃政府先后设立了13个海关,其中汉川府河、沔阳新滩口、监利白螺三地所征关税最多。当时,除了省苏维埃政府设立海关外,县苏维埃政府也设立起海关。其中,沔阳县由于水陆交通发达,在1931年春就曾先后在沙湖、杨林尾、土窑、五场、柳汽等地设海关登记处,征收出入口税。
据曾经担任过沙湖海关登记处开票员的老红军刘烈贵回忆:“1931年,我在沙湖河街沔阳县苏维埃海关登记处工作,我们三人在一艘船里,当时收鱼税2%,进口(上水)不纳税,出口(下水)要纳海关税,税款全部交县苏维埃财政部。”
据曾于1929年起担任过某村苏维埃秘书的肖家才回忆:“湘鄂西海关登记处在五场设过,负责人彭四镛,配一支小船,共3人。”
当然,海关也有针对外国商船及其装载货物征税的。据申有之、梁瑞兰老人回忆:“当时有外国商船和外商、外货从长江中过往,湘鄂西苏维埃政府利用这个有利的地理条件,在所属地段的长江岸边设立海关,征收关税。”
根据地与国民党统治区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根据地税收的增加。1932年2月,湘鄂西省委在《关于苏维埃工作给中央的报告》中汇报,“原先,省苏维埃政府两个月前正常只1500元收入,现在成立了13个海关,每月估计15000元的收入。”可见,当时关税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开展军事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贸精英网 ( 京ICP备19046145号 )

GMT+8, 2024-6-2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