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AEO认证全流程服务,100%通过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快速
发帖

客服
热线

010-62010715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务资讯公众号
顶部
2022年预归类师考试秘籍中国船务课程视频2020年关务水平测试培训申请进出口商品预归类
视频!AEO认证政策解读商品归类在线解答海关AEO认证,100%通过AEO认证服务网
北京岸谷关务官网预归类服务-归类师权威操作预归类考试网 
查看: 653|回复: 0

虎门港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6 15: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虎门港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1.jpg

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程,5月1日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作,这是东莞市正式运行的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本次封关运作的是虎门港综保区一期项目,占地1.26平方公里,4万多平方米查验场地、9000多平方米监管仓库。其位于东莞港西大坦商贸主港区后方,与东莞港主港区直线距离300米,半小时可达南沙、前海自贸片区,“1小时经济圈”对接大湾区主要城市。

“通过虎门港综保区,企业可以开展保税仓储、国际转口、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加工制造、商品展示、检测维修、保税研发、跨境电商等各类业务,并享受诸多优惠政策,虎门港综保区将成为东莞二次开放的先行军。”黄埔海关保税监管处处长宣飞表示。

虎门港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2.jpg

从去年12月26日正式通过国务院验收以来,黄埔海关为保障虎门港综保区按期封关运作,根据封关要求制定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疫情期间,在确保虎门港综保区按期封关运作的同时,黄埔海关将稳外贸外资、保产业链供应链工作相结合,结合海关总署党委支持综保区发展6条措施,以企业需求为第一,在完成各项封关任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监管制度和区内设施。

黄埔海关协调地方政府、系统开放方、卡口建设方、联系试点企业等各方,组织精干人员加班加点跟进系统切换、设备调试、优化升级、业务测试等工作,虎门港综保区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金关二期特殊监管区域系统成功上线,并于4月1日启动试运行。同时,此前已上线的 “互联网+海关”实现了保税业务全覆盖、办事零接触、审批零等待,全程无纸化办理,极大方便企业。

虎门港综保区采用“双卡口”设计 ,通过设置智能卡口、智能地磅、智能监控视频等智能监管设施,可实现实时监控、远程处置、减缓“单卡口”模式的交通压力。此外,封关运作的虎门港综保区内已实现“提前申报、车牌识别、自动验放” 全天候智能化通关,车辆过卡最快可6秒验放。

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关长贺韶辉介绍说:“从试运行一个月以来,我们实时跟踪园区企业通关体验反馈,对卡口设备、园区系统进行了多批次的升级优化,平台运行易用性、稳定性逐日得到改善,企业反响良好,通过综保区通道申报的报关单量由试运行当天占比2%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

封关后,虎门港综保区将围绕综合保税区“五大中心”功能,结合东莞及周边产业结构特点,量身定制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聚焦研发设计、检测维修、融资租赁新业态,与区外成熟的加工贸易联动发展,提供高端供应链服务,由东莞市政府统筹协调,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实行精准招商。

目前,虎门港综保区已落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分送集报、汇总征税、先进区后报关、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四自一简等多项监管制度,实现了与中欧班列区铁联动,也可依企业需求落地保税研发、委托加工、保税融资租赁、汽车保税存储、内销选择性征税等优惠制度。

“通过正式封关运作的虎门港综保区,助力东莞探索更多的对外经贸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如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可帮助企业打通供应链循环,在虎门港综保区建设全球物流中心仓,用一个仓库服务于多个业态,针对货物不同的属性,以非保税或保税形式存放在综保区内,提升企业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灵活应用,提高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宣飞说。

虎门港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3.jpg

封关运行后,虎门港综保区可以帮助东莞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和区内外协调发展,通过内外结合、相互带动、相互辐射,将为东莞产业发展和“六稳”“六保”工作提供助力,进一步帮助东莞市稳外贸外资、保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媒体记者 查雨霏 曹丽娟/文

受访者供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贸精英网 ( 京ICP备19046145号 )

GMT+8, 2024-6-1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