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纶行业产业链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也叫聚氨酯弹性纤维,具有其余化纤难以比拟的弹性,具有耐热性好、耐候性好、吸湿性较强等优点。氨纶可用于一切为满足舒适性要求可以拉伸的服装,如专业运动服、游泳衣、防护服,一般使用含量为5~25%。
氨纶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氨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氨纶产量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我国氨纶产量达到83.2万吨,同比增长14.44%,2013-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9.94%。
资料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我国氨纶进出口额来看,一方面由于防疫物资对氨纶需求拉动,包括口罩带、防护服等;另一方面海外下游产业链订单回流,拉动国内下游需求,自2020年下半年起,下游纺织服装出口快速增加,2020年我国氨纶进口金额为17697.5万美元,同比下降12.54%,出口金额为36551.5万美元,同比下降0.33%。
注:因不可抗力,2018年进出口数据暂时无法提供。
资料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氨纶丝的纤度从11dtex到3750dtex,最常用规格是20D、30D、40D、70D、140D,其中40D使用比例超50%,在机包、空包、棉包、纬编以及经编上都有广泛运用;近两年20D和30D等细旦丝的使用比例快速增长,尤其应用在内衣、袜子和圆机上;140D以上的粗旦丝在花边、织带、袜口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纤度更大的粗旦丝则主要用于织带和纸尿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氨纶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三、中国氨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近年来我国氨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底,国内行业前5分别为浙江华峰(20%),晓星氨纶(16%),新乡白鹭(13%),诸暨华海(8%)和泰和新材(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年新增产能较少,新增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分批释放。2021年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年中有新乡白鹭3万吨和泰和新材1.5万吨产能建成投产,年底确定性较高的是华峰集团重庆基地4万吨和泰和新材3万吨产线投产。中长期来看,华峰化学计划投资43.6亿元建设30万吨氨纶,建设期为6年;韩国晓星集团计划投资120亿元人民币,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年产36万吨氨纶和30万吨聚四氢呋喃(PTMEG)。按照规划,这两个大项目将在未来5-6年内分批释放。新增产能全部达产后,产能规模将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氨纶生产工艺分析
氨纶的使用形式主要有4种,分别为裸丝、包芯纱、合捻纱和包覆纱;织造形式主要分为圆机、包纱、经编、棉包和花边;纺丝方法分为4种,分别为干法纺丝、熔融纺丝法、湿法纺丝和化学反应纺丝法。目前,干法纺丝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氨纶纺丝方法,其工艺技术成熟,制成的纤维质量和性能优良,泰和新材氨纶采用的工艺技术大多即为干法纺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氨纶未来发展方向
开展差别化氨纶的研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基础,随着消费者对于产品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氨纶的回弹性、耐汗、耐氯等性能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开发高性能、差别化和功能化的高档氨纶已是大势所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差别化氨纶产量不断提升,据统计,我国氨纶产量从2015年的5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14.6万吨,复合增长率为23.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