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shirley 发表于 2021-10-29 21:01:35

海关验估工作指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海关传统的报关流程是接受申报、审单、查验、征税、放行的“串联式”作业流程。自2017年7月1日起,海关全面推行全国报关一体化改革,建成启用全国海关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2019年分别更名为风险防控局和税收征管局),采取“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的报关管理模式,改革税收征管方式,将安全准入风险和税收征管要素风险分别前推后移,在实现更加有效风险防控的同时,极大压缩了报关时间,对企业来说报关更快、成本更低,获得感更强。验估工作是税收征管作业中对接税收征管局、联系企业的重要环节,也是报关一体化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就企业关注的海关验估工作相关问题作简要介绍。

验估作业的定义

验估作业,是指在海关税收征管作业过程中,现场海关根据预设验估类风险参数及指令,为确定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原产地等税收征管要素,而实施的验核进出口货物单证资料或报验状态,对涉税要素申报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估的行为。验估分为放行前验估(事中)和放行后验估(事后)两个环节。

   

进入验估环节的报关单

进入事中验估环节

被重大税收风险参数(H1)捕中的报关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海关相关管理规定,需要对涉税申报要素进行审核的;税收风险较大的;税款与海关数据库相关涉税信息差异较大的;进出口企业为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名单企业,以及有放行后不配合海关作业记录的。

被单证验核风险参数(H2)捕中的报关单:需要在放行前留存有关单证、图像,或者需要企业补充提交情况说明等资料的。

已下达实货验估指令的报关单:需要通过实货勘验、取样及送检化验、留像等方式确定商品归类、价格、原产地等有关税收征管要素的。



进入事后验估环节

被一般税收风险参数(H3)捕中的报关单:即不属于H1、H2和实货验估指令设置范围,存在一定税收风险,但通过放行后验估等手段能够进行风险排查处置及追补税的。



验估环节中海关的职责

01

验核有关单证资料、样品。

02

验核进出口货物报验状态,做好取样、留像等存证工作或在取样后送检化验。

03

开展质疑、磋商,收集和补充单证资料等工作。

04

录入验估作业记录及结果,按要求反馈处置结果。

05

提出优化或增设验估类参数及指令建议,提出优化验估类参数及指令评估指标建议。

06

在系统相关功能调整前,对存在重大税收风险且放行后难以有效稽(核)查或追补税的,实施放行前的税收征管要素风险排查处置。

07

承办税管局交办的与验估相关的其他工作。

验估指令工作指引

海关验估关员根据税管局验估类参数及指令,检查相关单证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验核是否满足参数提示的要求,并根据参数要求完成相关的验估作业。

文 / 崔家杰郑琛

(天津海关)



文章来源于《中国海关》杂志2021年10月



编辑:常相婧
审校:鲁翔宇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关验估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