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娉 发表于 2009-2-23 17:08:57

骨子里的混混:牛根生

本帖最后由 小娉 于 2009-2-23 17:15 编辑

【序】
牛根生的基因是什么?蒙牛光天化日之下,为什么提上裤子就不认帐?研究这个问题对企业主的意义在哪里?乳业巨头与消费者之间都存在哪些关系?为什么不让你喝“常温奶”而力劝喝“巴奶”?看似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商品选择问题与种族强盛、民族复兴之间有什么关联?
这。就是楼主码字、聊故事的全部初衷。


一、
混混。又称皮子。死签儿。分为武混混。文混混。前者是耍胳膊根的。后者是谋略分钱的。老牛属于后者。

街头混混是个吃饭的行当。我没有丝毫看不起“街头混混”的意思。相反。黑社会手里的枪,工程师手中的尺。360行,道道出状元。

何为混混?
旧社会经典混混三则,揭示概念迷障。

两造。争某摆渡码头。码头老板,当着众人面,用一把锋利剃须刀,将自己一根竖起的食指削得只剩了骨头。末了还在这食指根部环绕一刀,将不规则的皮肉削平。众人吓退。
两造。殴斗。一方踢翻路边的煤球炉子,捡起一只火红的煤球放在手心握住,指缝间冒出烧焦的烟来,不语,目视对方,直到对方逡巡撤退。
两造。争茶楼。某甲将左手平放桌上,右手持一柄牛刀,自手背处刺入,钉在桌上。老板无奈,将裤腿绾上,露出大腿,将某甲手背上的刀摇下,从容地在自己腿上划了四个大血字:“天下太平”。某甲抱拳离去。


二、
当今。这是一族社会人。在警察不作为不被追究的地方,这是维护一方“社会秩序”的人。在法院不作为不被追究的地方,这是维护一方“社会公正”的人。某地的老百姓,对地方政府敢怒不敢言与对“具有黑社会性质”的街头混混敢怒不敢言。只有理论上的些许差别。绝无感受中的任何异同。

其实。不论从油锅里捞铜钱。还是捏着煤球点烟。或是用方砖将自己小手指拍扁。都不是目的。籍此。仅向对方显示:我凶残到、连自己性命和身家都不在乎了,还在乎你吗?让对方害怕、臣服并滚蛋。才最终的希望。

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连自己的痛苦都不在乎的人,还能在乎别人的痛苦吗?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还能爱惜别人的身体吗?如果连自己家庭都不爱惜的人,会怜惜别人家庭的亲人正在受难吗?那个老牛在“万言书”中,不是一再向他的长江商学院EMBA企业主同学夸口、显摆、声称,我天天都喝“特伦苏”吗。
这叫什么呢?正可谓:己所欲,才施与人啊!
是啊。如果我(们)天天都在喝,你怕什么呢?如果这话是真的,蒙牛真是一群恶混混。


三、
二十年代末的上海滩。那个叫杜月笙的领了“工资”掉头就跑,引起黄金龙警觉。他嘱咐马仔。尾随杜,破解其中原委。马仔报,他看见桥头下一帮乞丐、地赖,正排队从杜手中“二次”分钱。黄金龙从中看到了“未来上海滩老大”的雏形、身影。

牛根生十七八岁。已是当地街头著名混混。他从“街头混混”拔地。好像是他自己说的。那一次。他接受杨澜采访。由杨澜帮他提炼出来。约02年秋季。他在央视风头正劲的一年。

从小就被卖给人家当儿子的牛根生,自幼就在街头受尽凌辱。为不被人欺负。他从打架斗殴、杀生灭活中,锻造出不屈的性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兜里哪怕只有一分钱,全花给别人,全部用于巩固自己的街头地位。

时光生流年。被老郑排挤出伊利的牛哥,在临街的一幢出租房内,酝酿揭竿而起。按游戏规则,谁拿钱多,谁当老大。但。谁的钱都不准比老牛多。为什么呢。因为他必须当家,大伙的钱才不会瞎。资本大佬“对赌”,一开局就低估了混混老牛。注定了“输”的结局。

为应对官府并监督自己。他为自己聘请了一位“党委书记”。起义队伍需要旗帜。他请人把天下文化精华,编攥成《蒙牛文化手册》。原部下反水,他以风险先劝回,你执意不肯,他就统统留下。他受香港黑社会雇佣博士发展生产的启示,把行业翘楚、农学院教授统统收尽麾下。

为堵死任何通向郑俊怀的覆辙,他史上最牛、最彻底地颠覆了中国“富豪俱乐部”,彻底划清了与金钱的边界……
斜篾着眼问天下:农民、知识分子企业家们,谁能做到这一步?
混混牛根生看透了钱。就做到了。

老大领着一帮愿为他两肋插刀、死磕板槽的老少爷们,驾驶疯狂坦克,呼啸冲进乳业沙场。开始了行业十年的昏天黑地。


四、
我们仅仅需要一个说明问题的视角。楼主曾对一个朋友说。你别看王中旺座着“宝马7系”来看你。他本质上依然是个农民。如同牛哥本质上是个混混。他们发迹、得意与受害,同为这一局限。(尽管他们同为央视“年度成长冠军”。)

牛根生是“蒙商”的杰出代表。他所染指的伊利(作为副总裁曾控制伊利80%以上的业务部门即将漫过郑俊怀)和他创建的蒙牛,都代表着当代内蒙古生产方式。

这个社会。穷人的本质相同。富人,则各有各的发家路径。这个时代既然容许你挣钱了,你不能挣到,除了心不在此道,只能说明你能力尚缺。机会不到。但。缺德例外。牛根生血管里的血发黑。缺乏道德染色体。他卡在过剩能力与道德缺失的夹缝中,时代“麻烦”开始掀页。

五、
公平地说。牛根生不是想“过把瘾就死”的。牛根生“有所担当”也迎合了时代需要。牛根生的“第一桶金”也是干干净净的。他卖掉的“一百万”股份,绝对是他在伊利劳动能力的价值凝结。

客观地讲。牛根生最朴素、最直接、最真实的创业初衷,是想为追随他多年的大大小小兄弟、马仔儿们,弄点钱花。改善他们身居西部的贫穷生活。打到哪,都得承认:老牛很“仗义”。(但绝不是对消费者)。

实事求是地看。老牛也是受害的。那么。加害他的人是谁呢?

是“一帮子”受过“高等教育”的念书人。
这帮子。为虎作伥。都是一些也想从“火箭速度”中蒯一勺子的“专家”、“学者”“策划”人、“媒体”人与“政府”人。其次,才为混混、护场子的打手,……冤枉你了?

这些有“文化”的人。秉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袖论断。不遗余力、搜肠刮肚,翻箱倒柜、引经据典:依据不同学科原理,集成着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糟粕,搜集着 “现代科技”的时髦词汇;扒下学术前沿的专业术语,制造概念,玩弄新奇,兴风作浪;没有是非、念书不多的牛根生照方抓药,统统接纳下来,按“人头”付款、从未耽误“帐期”;接着,作用消费者:开始了——在中国老百姓脑袋里种植罂粟……;老百姓怎么啦,都想拥有“新概念”、表现一把“新流行”……;然后,再嘲笑人家“土老冒”……。

鸟玩意儿——都是“专家”若的祸。混帐东西——都是“专业公司”做得孽。从这个意义上讲,牛根生冤枉。因为,他是听从了“别人”的建议,把做企业的方法才试了一个遍。折腾了一个过儿。有好多都不是他“发明” 的。有些个他自己都不懂:他在替人背“犯众怒”的黑锅……

然而。冤有头。债有主。总要有人“顶缸”;背负骂名,对公众“还血”——凭什么让“田文华”铁窗内做“无期”?!“三鹿人”及家属不服、人心忤逆、道义不公、法律人捏……。

“冤大”得剐。兔不死,狐不悲……;然而。那些接人血“黑钱”的人呢?他们就可以躲在暗处逍遥吗?
必须让接钱的“专家”手发抖。胆也颤。被“人民愤怒之蛇”咬。曝光畜生、剥光“智囊”,剖开狗日的:晒晒他们“心”的颜色,看看他们“肝”的质量,……。尽管不能灭绝“接钱”挺险,他们仍会前赴后继。至少害怕被斩断魔爪,夜不能寐,梦断蓝桥……


六、
牛根生做企业。并非像公共知识分子那样,由使命推动。他的“财散人聚”固然不错。但。杜月笙“桥下分钱”就不阳光灿烂?他把钱散给小兄弟们。拥戴出的只是个人权威。他建立的,是牛帝国的神龛烟火、香飘袅袅。

牛根生概括出来的“先做人,后做事”;“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先做良心,再做牛奶”的警世恒言。自己并不准备施行。这是老牛悲剧。

牛根生这类企业主。以为捐俩个钱儿,就叫履行“社会责任”了。其实大缪。
他对消费者责任方面的重大缺失。为全中国的企业主扳动警笛,为全社会各行各业拉响警报……。

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然后做好事。自己的事相差八万里。你能捐出多少、又能历时多久呢?
……

civa 发表于 2009-2-23 17:51:19

牛哥就是“牛”

金鱼公主 发表于 2009-3-26 14:54:39

我觉得中国的食品安全太有必要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子里的混混:牛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