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769 发表于 2022-2-18 19:09:33

一文了解疯牛病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一、什么是疯牛病?

疯牛病为牛海绵状脑病(BSE),是动物可传染性海绵样脑病(TSE)中的一种,由蛋白质感染因子引起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性疾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须通报疫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属一类传染病,人畜共患。



二、疯牛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1. 可传递性。

2. 海绵状,空泡变性。

3. 神经症状:行为异常(惊恐、焦虑、局促不安),敏感(触觉、声音、光),运动失调(辨识方向障碍、运动障碍、站立不起、倒地死亡)。神经症状是慢性且进行性的,不可逆,最后趋于痴呆或死亡。

三、疯牛病病原:朊病毒理论

1. 疯牛病病原是一种朊病毒,也叫朊蛋白(PrR),是一种侵袭性蛋白质颗粒,在电镜下呈纤维状或管状,即所谓的痒病相关纤维(SAF)。

2. PrP分为:正常的PrPc和致病性朊蛋白PrPsc,PrPc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后变为PrPsc,二者的初级结构相同,二级结构不一样。

3. BSE病原具有不同寻常的理化特性。

四、朊病毒感染途径

1. 遗传途径:朊病毒基因失去正常形态,折叠成致病型。

2. 医源性感染:通过例如角膜手术、脑神经手术等医学途径感染。

3. 食源性感染:大多为食用了污染的牛肉或其他肉类导致。

五、疯牛病的流行病学

1. BSE大多发生在4~6岁的牛,最小的BSE病牛为20月龄,最老的为18.1岁。

2. 潜伏期较长,一般为3~5年,大多数在1岁内被感染。

3. 发病率不高,发病高发期每年也只有1%的成年育种牛受到影响。

4. 一个畜群内出现多个BSE病牛的情况不多见,年发病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新发病畜群增加缘故,并非每个畜群内的BSE病牛数在增加。

六、疯牛病的检测技术

朊病毒不能是感染宿主产生特异行抗体,抗体检测技术不适用。朊病毒是一种蛋白质因子,不含核酸,核酸检测技术不适用。

检测方法都是直接检测病原。

1. 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查脑部的迷走神经核群及周围灰质区的特异性PrP的蓄积。

2. 电镜观察:检测痒病相关纤维蛋白类似物(SAF)。

3. 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牛脑干核的神经元空泡化和海绵状变化的出现为检查依据。另外还可使用蛋白质免疫痕迹Western blot法、快速筛选方法(ELISA,试纸条)。

七、疯牛病的危害

1. 畜牧业健康养殖。

2. 兽医公共卫生、食品、医疗产品、化妆品安全。

3. 国际贸易受阻。

4. 社会恐慌。

八、疯牛病的预防措施

目前对疯牛病的预防控制手段主要为隔断传播途径、灭除传染源。

1. 严禁使用含有朊病毒或被朊病毒污染的饲料饲喂动物。

2. 擅自经营和使用欧盟国家生产的动物性饲料产品以及有疯牛病国家的反刍动物饲料或羊痒症国家的羊肉骨粉者,必须立即就地销毁产品。

3. 禁止个人和非主管企业对海绵状脑病进行研究或引进生物性研究材料。同时相关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做好自身防护。

4. 海关严格检测国外疫情病,禁止疫情发生国家或地区的牛及其相关产品输入。

文 / 安鹏天史云鹏任欢欢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业务的办理要求请询主管海关。



供稿:石家庄海关所属黄骅港海关编辑:常相婧
审校:高扬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文了解疯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