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shirley 发表于 2021-11-4 05:04:09

同方威视智能审图助力中国海关有效打击毒品走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智能审图”是海关总署、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联合攻关的重要科技成果,是利用人工智能对海量机检历史图像及图像对应物品信息进行深度学习,对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CT型行包检查系统等设备扫描图像实施违禁品智能自动识别。

2019年,中国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全世界率先使用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来的智能审图技术,这样我们就能保证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报关。”根据海关总署官方报道,“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智能审图平均识别时间约为10-15秒,“CT型行包检查系统”智能审图平均识别时间约为2-5秒。

“智能审图”对违禁品走私犯罪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被海关关员亲切地称为“好帮手”,它不知疲倦,“火眼金睛”,能有效应对监管现场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模式。截至目前,智能审图已在全国40多个关区部署,辅助中国海关查获大量违禁品,海关总署以及各地海关单位多次发布查获报道。

近日,海关总署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关发布”报道《智能审图查发毒品案70多起》,介绍了2017年中国海关联合清华大学、同方威视研发的智能审图系统在近期海关缉毒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对来自姐告边境贸易区内的寄递包裹开展CT机扫描检查时,CT智能审图对两件木制工艺品发出报警,提示疑似毒品。如果没有CT智能审图‘利器’,这种情况现场查发难度较大。”瑞丽海关监管二科查验关员回忆毒品查获时的场景谈到。



夹藏毒品木制品的CT机扫描图像



海关关员对夹藏毒品的木制品进行开拆

据了解,当时智能审图系统对该案图像有多达5处报警,几乎涵盖了机检图像的全部,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查验关员迅速对图像进行重点审核,结合智能审图报警提示,初步断定木制工艺品内部被人为掏空并藏有规则排列的物品。转人工查验,对工艺品进行切割后,发现在两个木制工艺品内部分别夹藏疑似毒品9300克、8900克。经检测鉴定为甲基苯丙胺(冰毒),共计18200克。



夹藏在木制品中的毒品

针对毒品犯罪更加隐蔽的特点,海关总署早在2017年就开始与第三方合作研发智能审图系统,其中识别毒品的算法是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一直处于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目前,该算法能够有效识别扫描图像中的毒品并标明所在位置,进一步提高海关监管的威慑力和有效性。

智能审图在查发走私毒品案件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据双流机场海关旅检一科的查验关员介绍,智能审图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图像进行研判并作出结论。有了智能审图的支持,海关关员也有底气有信心对当时藏在行李箱夹层内的毒品进行破拆。



供稿:同方威视编辑:常相婧
审校:鲁翔宇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方威视智能审图助力中国海关有效打击毒品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