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四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大举措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9月16日,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英杰在海关总署记者通报会上,介绍《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她表示,《规划》首次提出了重点枢纽口岸示范、以补短板为主的口岸设施升级改造、口岸智慧创新、口岸国际合作四大重点工程和建立口岸综合绩效评估管理制度、开展口岸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口岸数据安全与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适应口岸发展的投入保障制度五项重大举措。
图/高立强
统筹推进“五型”口岸建设
“《规划》提出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口岸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口岸综合绩效评估为抓手,统筹推进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党英杰说。
从通报会获悉,“十三五”时期,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21.9亿吨,进出口货值146.37万亿元人民币,出入境人员26.27亿人次,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1.47亿辆(架、列、艘)次。在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口岸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口岸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建设集约高效、运行安全便利、服务完备优质、管理规范协调、危机应对快速有效、口岸经济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口岸,高质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设。
截至2020年底,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共313个。党英杰说,针对多年来地方普遍存在的重开放轻管理现象,《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开展口岸综合绩效评估,并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口岸工作的总抓手和“牛鼻子”。从口岸硬件设施、通行能力、投入产出、运行安全、口岸报关便利化、智慧智能、管理服务、带动能力、绿色环保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口岸自身建设、运转成效、服务水平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作为口岸准入退出、示范口岸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引导口岸高质量发展。”党英杰表示,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开展绩效评估是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动口岸工作从“重开放”向“重管理”转变,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实施严格的准入标准
随着国家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各地对口岸开放的需求更加迫切。为实现地方口岸开放需求与口岸查验机构人力资源配备之间的平衡发展,提升口岸效能,《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口岸开放项目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
“如果有‘十三五’规划项目没有执行的,将从严控制‘十四五’项目申报。”党英杰说,原则上省级行政区域内有已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但“十三五”时期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国家口岸管理有关规定按程序向国务院提出申请且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十四五”时期从严控制口岸开放。因毗邻国家或国家口岸定义修改原因除外。
在此前提下,《规划》针对航空、边境、水运等不同类型口岸制定了相应的准入标准。
比如,对于省级行政区域内有根据国家口岸管理有关规定应予退出的,或者有国务院批准开放已满3年仍未通过验收的,或者有1个以上航空口岸未达到客货运量考核标准的,原则上“十四五”时期从严控制机场开放。对于已经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的机场开放项目,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和既有航空口岸运行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后再启动审理。
对于边境口岸,其中属于共建“一带一路”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设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直接服务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项目予以优先安排。水运口岸则加快推进向以地级市为单元“一城一口岸”方向整合。
围绕枢纽口岸优化布局
“自‘十二五’以来,国家对非枢纽机场作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控制越来越严格,鼓励非枢纽机场以国内段形式从枢纽机场‘借船出海’实现进出境功能。”党英杰介绍,根据《规划》将围绕枢纽口岸优化口岸布局。
其中,针对沿海地区,深入推进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粤港澳大湾区、西南沿海五大口岸集群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大报关一体化建设。针对边境地区,对接我边境省区既有重要公路、铁路、水运和民航运输枢纽,推动形成重点枢纽口岸、物流节点口岸、便捷运输通道为一体的边境口岸开放体系。针对内陆地区,支持具备条件的内陆地区既有口岸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航班班列,根据需要增设汽车整车、药品等进口口岸和海关指定监管场地。
此外,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对机场作为航空口岸开放的需求尤其迫切。对此党英杰表示,设立航空口岸不仅要考虑机场自身运行条件、航线网络规模和市场需求,还要统筹考虑国家口岸整体布局,以及海关、边检等口岸查验单位人力资源配备和使用效益问题。
数据显示,在支线机场设立的航空口岸多数效益不佳,不仅浪费了海关、边检等查验监管资源,而且削弱了我国枢纽机场的国际竞争力。《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航空口岸高质量发展。打造与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相匹配的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调高效的航空口岸体系,构建更加符合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国际航线网络布局。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支持北京等10个国际枢纽,以及天津等29个区域枢纽航空口岸做大做强,推动关闭客运量长期不达标的航空口岸,鼓励非枢纽口岸优化整合航线。严格控制非枢纽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开放,鼓励和推动其他城市向枢纽口岸集聚实现进出境功能。”党英杰说。
文 / 孙霞云
编辑:常相婧
审校:高扬出品: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投稿邮箱:569613217@qq.com(秀米投稿账号同邮箱)
原文作者:中国海关杂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