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312 发表于 2021-9-2 10:18:39

海关主动披露政策问答

我们一起来主动披露

一起享受政策红利



海关主动披露政策问答

海关主动披露政策已出台并执行一段时间,但仍有企业对主动披露相关政策不甚了解,下面我们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学习一下。

Q&A

一、引入主动披露相关规定的背景是什么?

2016年修订的《海关稽查条例》中增加了关于主动披露的相关规定:“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主动向海关报告其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并接受海关处理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引入主动披露是海关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促进国家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的一项改革措施,体现了“守法容错”和“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自海关总署启动试点以来,取得了积极效果,有利于形成海关监管水平提升、企业自律能力提高、社会共管良性循环的“三赢”局面。

Q&A

二、企业什么情况下可以主动披露?

企业自查发现其进出口活动存在少缴、漏缴税款或者其他违反海关规定的情形,可以向海关主动披露。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认定主动披露:

(一)报告前海关已经掌握违法线索的;

(二)报告前海关已经通知被稽查人实施稽查的;

(三)报告内容严重失实或者隐瞒其他违法行为的。

Q&A

三、主动披露是如何进行的?

主动披露工作分为企业递交报告、海关受理、海关核实、海关处置等4个环节:

1.企业自查并填报主动披露报告向海关递交,同时提交账簿、单证等有关证明材料;

2.海关接收、核对主动披露报告及随附资料,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海关对企业主动披露内容进行核实;

4.海关根据核实情况进行相应处置。

Q&A

四、主动披露的递交方式有哪些?

企业递交主动披露申请方式有两种:

一是到可以接收主动披露的海关当面递交书面资料;

二是在 “互联网+海关”平台线上提交资料。

Q&A

五、经海关认定为主动披露有哪些政策红利?

(一)违反海关规定的,海关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涉税违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处罚:

1.在涉税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海关主动披露,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

2.在涉税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后向海关主动披露,漏缴、少缴税款占应缴纳税款比例10%以下,或者漏缴、少缴税款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下,且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

(三)进出口企业、单位主动披露且被海关处以警告或者50万元以下罚款行政处罚的行为,不列入海关认定企业信用状况的记录;认证企业主动披露涉税违规行为的,海关立案调查期间不暂停对该企业适用相应管理措施;

(四)对主动披露并补缴税款的进出口企业、单位,海关可以减免滞纳金。

海关对企业稽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

(一)一般贸易类

1.价格申报不实;

2.不符合成交价格的定义,如漏报运保费等;

3.不符合成交价格的条件,如特殊关系影响成交价格;

4.漏报成交价格的调整项目,如漏报应税佣金和经纪费、协助费用、特许权使用费、转售收益等。

5.税则号列申报不实;

6.数量等申报不实。

(二)加工贸易类

1.加工贸易制成品单耗申报不实;

2.擅自外发加工;

3.擅自交付;

4.擅自处置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等;

5.擅自串换保税料件;

6.保税料件无正当理由短少。

(三)减免税货物类

1.不符合减免税审批条件;

2.减免税货物移作他用;

3.擅自销售、转让、抵押、质押减免税货物。

(四)检验检疫类

1.商检类:擅自销售、使用未报检或者未经检验的属于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或者擅自销售、使用应当申请进口验证而未申请的进口商品;擅自出口未报检或者未经检验的属于法定检验的出口商品,或者擅自出口应当申请出口验证而未申请的出口商品;

2.动植检类:未报检或者未依法办理检疫审批手续;报检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或者其他检疫物与实际不符合;

3.食品类:进口食品添加剂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

4.认证认可类: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进口。

(五)企业管理类

报关单位企业名称、企业性质、企业住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海关注册登记内容发生变更,未按照规定向海关办理变更手续。

(六)账簿单证设置类

未按海关稽查条例规定设置或者编制账册。

转载“12360海关热线”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供稿单位:黄埔海关
               
原文作者:西安海关1236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关主动披露政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