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全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比稳定在60%以上
宁波口岸在全国首次实施跨部门“一船多证一次通办”发证业务,平均每条船可节省超百万元。杭州海关全面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信用签证”,实现16种原产地证书24小时全天候智能审核……今年以来,各地区、各直属海关积极采取措施,持续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5月全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8.93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12小时,分别较2017年压缩60.03%和82.74%。
宁波舟山港港口吞吐量保持高位运行
“今年组织开展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海关总署协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推出18条措施,进一步优流程、降成本、压时间、提效率,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关切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英杰说。
大榭海关关员开展船舶智慧监控,提升贸易便利水平
自2017年以来,海关总署作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的牵头部门,会同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定期集中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推动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口岸营商环境。目前,参与专项行动的重点城市已成为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先行试验区,并进一步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共同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专项行动期间取得的成熟经验已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借鉴。
大力推进通关全流程电子化
关港嵌入式可视化平台
日前,满载398个空集装箱的船舶抵达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并被装运上车。天津海关依托关港嵌入式可视化平台,利用卡口空箱检测设备,对该批空集装箱实施快速检测,根据海关电子放行信息,迅速完成放行作业,空箱立即被运往外贸企业进行装载使用。
2021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举措中,重点之一就是着力推进通关全流程电子化。目前,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的监管证件已从2017年的86种精简至41种,减少了52.3 %。在这41种监管证件中,除3种因特殊情况不能联网外,其余38种证件全部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全部监管证件实现在通关环节自动比对核查,企业不需向海关提交纸质监管证件。
天津港上线集装箱进口提货单电子化平台;深圳港实现出口作业全流程无纸化,并基本实现进口提货单无纸化;上海推广预约申报功能,免去企业等待和查询舱单时间;广州推动建设应用全球首个海事电子证书跨国应用项目,国际航行船舶可通过“单一窗口”完成进出口查验手续……港口业务也由线下办理向“线上办”“掌上办”转变,让数据“跑路”代替传统的人“跑腿”。
“沿海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集装箱设备交接单、集装箱装箱单、进口集装箱提货单电子化。”党英杰介绍,《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电子化也同步大力推动,加强了国际间数据交流共享。
今年,海关总署已将进口冷链食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电子信息通过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给国家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实现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信息跨部门共享。协调推动对由相关国家和经济体官方机构出具的重点商品检验检疫证书开展联网核查试点。“下一步将继续采取措施,持续推动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党英杰说。
深入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在天津港建设的全球首个港口自动化驾驶示范区内,一排排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自动化轨道桥下精准对位,装载集装箱后在北斗导航系统的指引下,按照最优行驶线路停靠到预定地点,由远程控制自动化岸桥从集卡上抓取集装箱,稳稳落在集装箱货轮上。整个流程一气呵成,现场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员的身影。
中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智慧口岸”建设是提升港口码头作业效率、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天津口岸智慧港口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现全球首创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全面运营,集装箱智能理货实现全覆盖,车号、箱号一次识别准确率超95%。
其他口岸也竞相加快建设步伐。上海口岸对上海港务集团电子EIR平台进行2.0版升级,推进智慧道口建设,完善集卡进出港预约系统,推动集装箱封志集约化、电子化发放。重庆口岸在果园港上线“集装箱智能化理货系统”,江北机场航空口岸边检自助通道、智能辅助查验机器人常态化运行,重庆铁路口岸配备远程操控自动化起重设备,提升各类口岸作业效率。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在智慧科技赋能助力下,通关效率整体提升,联动码头作业系统升级换代。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舟山、厦门、广州和芜湖等港口,推进海运单、提货单等电子单证上链应用,实现进口放货全流程无纸化,目前已完成放货箱量超过6万标箱。
中远海运集团与中国银行等合作,开展区块链电子提单的实验性应用,船公司和银行之间实现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单证流转和信用证审核时间大幅缩减,提升了资金结算效率。
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成效明显
今年5月,全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比稳定在60%以上,意味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工作稳中有进,成效明显。
海关推广实施“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是提升通关效率的有效举措。以浙江某从事塑料制品贸易进出口的企业为例,该公司通过采用“提前申报”模式,进口整体通关时间缩短约14小时,货物从抵港到提离平均仅需26分钟,通关效率提升95%。
在天津海关监管下,通过“船边直提”模式装载进口集装箱
同样,在具备条件的口岸试点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措施,也显著提升通关时效。据天津海关反映,企业进口提箱用时由原先的1-2天,最短压缩至1.5小时;海运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由2019年1月的8.51小时压缩至今年3月的0.88小时。深圳口岸“船边直提”模式下,从卸船至提离时间由原来4-6小时压缩至5-8分钟,“抵港直装”口岸停留时间由原来3-4天压缩至2小时。
近日,沈阳海关所属沈阳桃仙机场海关进境现场,一件件进境行李顺次通过传送带进入查验CT机。其中一件行李的异常图像,迅速引起海关关员的注意。进一步人工查验发现,此行李中违规携带68件象牙制品。
“智能审图”作为海关重要“黑科技”,在海关查验环节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智能审图系统现已覆盖主要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和CT设备,累计实现有效识别商品1868种,大大提高了海关查验作业效率。
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离不开精准监管。海关优化提升风险布控精准度,按照企业信用等级动态调整商品抽检比例,让守法者更便利。
目前,北京、天津海关创新京津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便利化措施互认,实现两地高级认证企业免担保等优惠待遇跨关区共享。
进出口环节费用进一步降低
2020年,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进出口影响,国务院决定阶段性减免和降低港口等收费,当年免收港口建设费达150亿元,减收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达9.6亿元。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取消港口建设费。
今年专项行动中,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规范涉企收费工作,加大力度协同落实《清理规范海运口岸收费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港口收费政策,归并精简收费项目,将港口设施保安费纳入港口作业包干费;加强对国务院相关减税降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进出口环节违法违规收费行为。
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开发推广“单一窗口”口岸收费及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应用,协调指导货代、报关、港口、船代、理货等口岸收费主体通过“单一窗口”公示收费信息。
海关关员对船舶进行现场监管
天津、上海、宁波等地强化行业指导,加强港外集装箱堆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堆场规范洗修箱、二次吊箱等作业标准及收费行为。天津编制口岸收费及服务信息数据导入模板,提高企业批量操作效率。广州开展港口收费全面清查规范、对空箱堆存费用实施减免等工作。
“口岸管理部门将切实落实口岸收费公示制度,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党英杰说。
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关发布”
监制/ 陶永
供稿/ 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
审校/ 刘畅
编辑/ 雷煦
美术编辑/ 卫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