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0911 发表于 2021-6-22 09:26:48

中国海关红色档案故事 | 大铲海关船艇变迁

大铲海关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海岛海关,自然免不了与船打交道,船艇是大铲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1899年大铲关厂成立至今,122年来大铲海关船艇目睹了旧中国的屈辱历史,见证了新中国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铲海关的任务也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作出相应调整,各种船艇应运而生。
趸船时代:十九世纪末-新中国成立
1899年,大铲关厂开始办公,他们在大铲岛上建草房4间、小型码头一座,立“九龙新关大铲厂界”碑,主要负责珠江口以北各口岸进出民船的查验征税工作。当时,为了方便作业,在航道上设置了趸船,过往船只需向趸船靠拢,接受检查和征税。



“枫叶”号趸船



“永安”号江轮






“通惠”号趸船
后来,大铲海关先后迁到“枫叶”号趸船、“永安”号江轮、“通惠”号趸船上办公,进出口船只需向办公船靠拢,接受海关检查并纳税。
木驳船、机船时代: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末
新中国刚成立时,大铲岛办公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国家财政困难无法给予更多帮助,海关前辈们咬牙坚守。直到上世纪50年代,大铲海关的办公地点才设在了旧红楼(现在的关员宿舍)。从此,大铲海关告别了“移动办公”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大铲海关不再使用趸船。这段时期,大铲人驾驶着木驳船、机船到过往商船上进行检查、征税、验放
而起初用于海上缉私、监管的船只只有一些木驳船、风帆船和机船,它们航行速度缓慢,经常发生故障,有时甚至需要岛上居民驾驶小木船接送关员,验放来往港澳的小型船舶。
尽管设备落后,关员们还是努力地完成了海上缉私、税款征收和中途监管各项艰巨任务,走私分子也并没有因为掌握一些先进走私工具而占得上风,大批的偷渡客、反动图书报刊、农产品等被查获,大铲海关人为新中国政权稳固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除了关员上下岛或亲属上岛探亲只能乘坐限乘4人的小型货轮或搭乘来往各港口运输的货轮外,其他各项条件都得到了改善。
敞篷摩托艇、快艇时代: 20 世纪 70 年代末-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广东沿海群体性走私活动泛滥起来。面对缺乏专用缉私快艇的现实,大铲海关人利用摩托艇,率先打响了打击群体性走私的第一枪。后来,一批较为先进的敞篷缉私快艇,如107、202、206等也先后加入大铲战斗序列,让大铲海关人如虎添翼。






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敞篷缉私快艇加入了大铲海关的战斗序列
中型缉私舰艇时代: 20世纪 80年代后期-20世纪 90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为了进一步打击猖獗的走私活动,大铲海关先后增配了712、801、860等中型缉私舰艇。1988-1989年连续查获三起国内最大的外轮走私香烟案,案值5000万元;1989年查获水底沉箱拖带走私毒品案,查获鸦片11公斤、麻黄碱4.5公斤、安眠酮15公斤;1995年查获当时全国最大的海上走私文物案,缴获了从战国到清代文物共计518件,震惊中外。



801艇



712艇



860艇



607/608艇
高速摩托艇时代:2000 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大规模走私活动逐渐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日益隐蔽的夹藏、闯关走私。为适应新的缉私形势,高速摩托艇成为大铲海关海上缉私的主力。2010年以来,一批新式的监管艇也加入了大铲船艇序列,有力加大了对进出境船舶的监管力度。






大铲海关2013年后启用了一批内河船,加大了对进出境船舶的监管力度
大铲海关设关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一代代海关船艇与大铲海关人在浩瀚的伶仃洋面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拦截偷运、追赶逃逸、迎击冲撞之战,书写了不朽的丰碑。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流传。



大铲海关船艇对涉嫌走私违法船只进行拦截与追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海关红色档案故事 | 大铲海关船艇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