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58261 发表于 2021-6-10 11:04:34

广东特殊监管区前4月进出口增长16.3%,保税物流出口成本减超50%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1年1-4月,广东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2825.75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同期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11.31%。其中出口1342.38亿元,同比增长39%。广东省内海关以综保区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保税监管模式、拓展保税监管链条、推动保税新业态发展,促进外贸稳增长取得实效。

综合保税区具有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功能。按原有做法,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生产的机器设备,如要留在综保区内作为免税设备使用,需要先办理出境手续后再进口到综合保税区内,增加企业物流成本。

自去年以来,一方面国际运力持续紧张,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和稳增长措施取得成效,企业在手订单增加,对物流和生产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工作处副处长谢越介绍,为支持企业高效运转,海关推出多项举措支持区内企业拓展新的物流渠道。

例如,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出口货物搭乘“中欧班列”,叠加利用“先出区、后报关”“自行运输”“保税货物流转”等措施,通过“陆铁联运”运输方式对接“中欧班列”,打通了保税物流出口欧洲新通道,平均物流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成本节省50%以上。

除此之外,海关在综合保税区实施“数据流转”,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允许区内企业生产的机器设备就地转化为自用免税设备。据企业反映,平均每台设备可节约运输、组装、测试等环节的周期2周,助力企业释放产能加快生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广东省现有综合保税区共有11个,依托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功能,可以开展全球维修业务。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结合综合保税区布局特点,促进保税维修业务的联动发展,在深圳坪山综合保税区、前海综合保税区实施“保税维修+物流分拨”组合监管模式,发挥两个综合保税区加工制造、保税维修资源,发挥“1+1>2”的效能,不断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

据统计,改革后,经前海综合保税区中转的保税维修货物货值即达1.98亿元,较改革前可降低成本50%,维修周期缩短约2天。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特殊监管区前4月进出口增长16.3%,保税物流出口成本减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