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窗口”金融服务系统试点效果显著
海关总署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金融服务系统试点,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跨境便利化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16年开始建设,截至目前已汇集17个成员单位、71类、3429个数据项,累计交换数据超过31亿条。进出口环节需要核验的监管证件,除3种因安全保安需要等情况不能联网,其余38种全部实现电子联网、在通关环节进行自动比对核查,企业不需要再向海关提交纸质监管证件。
2019年以来,海关总署积极推进“单一窗口”与银行保险行业合作,探索创新“外贸+金融”服务模式,将“单一窗口”大数据平台优势与金融机构服务企业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应用了“单一窗口”金融服务系统,先后12家金融机构参与试点。
“金融服务系统通过大数据为企业进行‘画像’,让具有优质信誉的小微企业融资更容易、更快捷。”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表示,通过“单一窗口”整合汇聚的国际贸易全链条数据优势,海关总署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最稀缺的国家级平台数据,数据准确、可信度高,对于提高金融业务的真实性审核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开启了新的线上获客渠道,提高了融资贷款风控水平。
据了解,“单一窗口”与金融机构的对接,资源共享,优势叠加,缓解了银行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情况。与传统模式相比,融资贷款时间由数月之久缩短到1日内,企业办理汇出汇入时间由数小时缩短至2分钟以内,满足企业全天候、无纸化提交的要求,减少企业来回奔波和操作成本,大幅提高了国际贸易金融服务效率。
同时,“单一窗口”积极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等新技术在金融服务系统中的探索运用,更大程度地增强用户体验。聚焦市场、主体关切,金融机构借助“单一窗口”平台推出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手续费、贷款延期等多项举措,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海关总署研究制定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扩大试点对接管理规范》,对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对接流程以及相关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并明确定期对各试点机构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推广应用效果好的试点机构,在后续金融服务产品合作对接上优先支持。
海关总署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相关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单一窗口”与银行、保险、民航、铁路、港口、公路等行业机构对接,促进与各行业主体间标准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口岸和国际贸易领域相关业务统一通过“单一窗口”办理,不断创新拓展“单一窗口”全链条、高水平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