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风险第一百二十八期——金关二期之后加工贸易之风险(上)
第128期
最近,北方地区的进出口企业、报关企业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金关二期”。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跨境新政、全国一体化通关改革等重大决策提供有力保障,金关工程二期于201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适用。
2018年2月8日,金关工程二期通过验收。新版系统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实现了申报方式多样化、作业流程精简化以及关企管理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具有底账类型整合、料号级管理、核注清单管理和智能化审核作业等多种特点,能够有效支持海关对加工贸易新型业态的监管。
2018年12月,海关总署颁布2018年第197号公告,为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海关对金关二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金关二期区域系统支持特殊区域内保税维修、委内加工等业务。
“金关二期”实现了进出口货物全过程可视化监控,对监控信息实时分析、风险研判、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通过推动口岸各部门信息共享,准确核查企业进出口申报的真实性,有效改善进出口贸易秩序。“金关二期”进一步优化保税货物的备案、通关、核销流程,实现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无纸化通关模式,有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幅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与服务。
通过金关二期,企业可以足不出户,“零距离”“零等待”完成手册备案审批程序,实现了加工贸易备案、变更、报核、报关的全程网络化、无纸化,大大提升了企业通关效率,节约了通关成本。该系统取消了形式报关单,对不涉证、不涉税、不涉贸易统计的保税流转货物,直接通过底账进行核扣,进一步简化了企业报关手续。
1978年8月,广东省签订了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在珠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了。到2008年的30年间,加工贸易取得了很大发展,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11.31亿美元扩展到2007年的6177亿美元,增长了546倍,从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跃升到50%以上;加工贸易进口总额从1981年的15.04亿美元扩展到2007年的3684亿美元,增长了245倍,占我国进口总额的6.8%跃升到38.5%以上。
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高达1.05万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7.3%。可到了10年之后的201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虽然增长到10.62亿美元,但占全年进出口总值却下降到的33%。2019年,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对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指出,今年外贸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列入今年外贸工作重点。
2018年6月,海关总署决定全面推广实施“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新监管模式改变了传统加工贸易监管中以合同为单元的管理思路,更加贴近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彻底解决了加工贸易企业容易出现的擅自串料、先出后进等程序性违规问题。新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电子账册,实现周转量控制,定期核销;可以根据行业特点、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等因素选择以料号或项号设立账册、自主选择核销周期,并按照现有规定自主选择单耗申报时间;在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内销征税等业务环节中企业申报手续得以简便及优化;当企业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差错或问题时,可以通过补充核报制度向海关进行主动申报,及时纠错。
“金关二期”系统和海关新型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推广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可以防范风险,但由于加工贸易业务涉及进口原料、辅料、单耗、边角余料、不作价设备、原产地等多方面海关监管规定,如果企业对海关相关规定不能充分理解,加工贸易企业会导致出现违规风险。明天,我们就说说企业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
【未完待续】
- E N D -
页:
[1]